樓市調控仍未到位
“不解決處所財政問題,樓市必定被綁架。”許小年指出。
在緩慢的“去泡沫化”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專家開端質疑現(xiàn)行的處所土地財政,并盼望政府保持樓市調控方向,并重建相干體制。
“房地產調控也還沒有到位。房產調控會影響國內經濟增加的說法是有些危言聳聽。”樊綱指出,現(xiàn)在也就是幾個大城市的樓盤在受影響,大多數(shù)城市包含一些省會城市的樓盤也沒有太大變更。政府應當借這次調控機會,建立起一些本來沒有的制度,使花費需求真正成為主體,投資成為相對邊際的一種需求,逐漸形成相對穩(wěn)固和自我調節(jié)的房市。
而許小年表現(xiàn),真正要解決泡沫的問題,第一,要把去年多投放的貨幣抽回去,加息、進步籌備金率……第二,增加土地供給。土地供給不增加,房屋供給不增加,難以打壓房價,價格是供給和需求的反應,僅僅靠行政手段打壓,越打越壞事,而這就需要進行財稅體制改革。不能讓土地財政成為常態(tài),不能讓處所融資平臺成為常態(tài),否則利益關系不調劑,不可能從基本上轉變供需的基礎格式,價格當然堅挺依舊。
而對于下一步的調控政策,國土部、住建部等部委官員紛紛出面稱將保持目前的調控政策,對調控政策所涉及的最熱門城市,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近日也強調:“要保持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政策不動搖。”
基于此,業(yè)內專家越來越多地預測去泡沫化之路還將緩慢持續(xù)。
上海房地產分析師陳真摯勇敢預測,就目前房地產市場實際情勢和中央政府調控房地產的態(tài)度來看,房價降落大勢已經確立無疑。此輪調控下,不但房價降落的幅度會在30%左右,而且此輪房地產市場調劑會在3-5年左右甚至更長時間。
而對于從基本上松綁樓市的財政制度改革,卻因涉及政府自身利益,成為了大家拭目以待、卻比房價還難以預測的冀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