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集體“變臉”
沒有配齊消防器材
近日,記者來到公明長圳新村小區(qū)實地調查,在小區(qū)轉了大半圈,看到了二十多家掛著網絡出租屋燈箱招牌的上網場合。奇怪的是,這些藏身農民房的上網場合空間狹窄,廣泛沒有配備滅火器等消防器材,也拿不出文化、工商、稅務等部門頒發(fā)的證照。
在小區(qū)入口附近一家網絡出租屋,十幾平方米的面積,里面擺了33臺電腦,統(tǒng)一配備液晶顯示器,雖是正午時分,上座率已過五成。門口張貼有《網絡出租屋上網通知》,請求經營人員對每個上網者登記身份信息,落款為玉塘派出所并印有公章。記者出示身份證后,只見網管將其放入掃描儀中掃描,這時,與掃描儀連接的電腦上呈現(xiàn)公安治安管理系統(tǒng)的頁面,記者的身份信息隨即顯示在屏幕上。網管上傳信息后,就讓記者上網,并未認真核對身份證是否其本人。
記者在小區(qū)隨便逛了一下,就發(fā)明長圳西一巷、三巷、六巷、九巷、十一巷等巷子至少有21家網絡出租屋,招牌編號最小的是177,最大的是1889,據說因交錢時間有早晚,所以各家號碼并不相連。其中有的開在農民房的二樓,有些好幾家挨在一起,競爭相當激烈。記者采訪當地多位居民時,他們稱這些網絡出租屋其實就是以前的黑網吧,開了多年了,近來交了一筆錢后被人“收編”、“洗白”了,其實任何一家都沒有證照,只是換了個好聽的名字而已。為了爭取生意,有些黑網吧在掛出網絡出租屋燈箱招牌的同時,還在門口掛出了寫有“上網”二字的燈箱廣告,還有的干脆在門口掛出了××網吧一類的大型燈箱廣告。
“僅長圳新村小區(qū)就有幾十家網絡出租屋,如果算上周邊的何屋小區(qū)、長興工業(yè)區(qū)等地,全部長圳社區(qū)的黑網吧不下百家,保守估計,全部光明新區(qū)被‘收編’的黑網吧不下千家!币患揖W絡出租屋的網管告訴記者,由于只要肯交錢配備掃描儀和軟件系統(tǒng)就能公開營業(yè),無須經過消防、文化、市場監(jiān)督等部門的審批,也不用交稅。所以近來不但黑網吧爭相交錢被“收編”,一些底本不從事黑網吧的人看到有利可圖,同樣紛紛急購電腦開門營業(yè),這也是網絡出租屋遍地開花的一個原因。在公明塘尾東升路邊,記者就看到一家門店雖打出了網絡出租屋的燈箱招牌,但尚未營業(yè),一臺電腦也沒有,老板告訴記者,正在積極籌備之中,不日即可營業(yè)。在公明蔣石村的一家網絡出租屋,記者發(fā)明如是熟人可直接上網,基本無須查詢身份證,其中不乏未成年人。
相干部門
費用系商家所收
記者聯(lián)絡光明新區(qū)東周派出所,詢問開設網絡出租屋需要什么條件時,民警表現(xiàn)目前已結束為網絡出租屋安裝治安管理系統(tǒng),即使安裝了這個系統(tǒng)的網絡出租屋,還是屬于黑網吧。記者追問為什么網絡出租屋能公開營業(yè)不怕查處時,這位民警一再強調現(xiàn)在已不能辦了。隨后,記者接洽了玉塘等幾家派出所,他們均表現(xiàn)安裝公安治安管理系統(tǒng)是根據光明公安分局的請求進行的,具體情況并不明白。
記者隨后接洽光明公安分局相干工作人員,對方說明說,黑網吧每天湊集大批流動人口,其中不乏吸毒人員、網上追逃嫌疑犯等。為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壓縮黑網吧生存空間,光明公安分局近期對網絡出租屋統(tǒng)一安裝治安管理系統(tǒng),并請求所有網絡出租屋必須對上網者在網上進行登記,登記的信息會實時傳送到公安系統(tǒng)的后臺進行比對。據不完整統(tǒng)計,網絡出租屋安裝治安管理系統(tǒng)的一個月內,就通過系統(tǒng)辨認、抓獲網上逃犯13人。記者追問是否已承認網絡出租屋的合法地位、相干收費根據何在時,該工作人員表現(xiàn),在網絡出租屋安裝管理系統(tǒng),并非承認他們的合法地位,僅是加強對“人”的管理,畢竟取消黑網吧不是公安一個部門的事。對于收費,工作人員稱,管理系統(tǒng)都是免費安裝的,但經營者在第一次安裝時需繳納1200元左右的費用,其中800元為信息管理系統(tǒng)研發(fā)公司的系統(tǒng)保護費,400元為掃描儀的費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