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網絡游戲的實名制“防沉迷驗證系統(tǒng)”開端試運行,博客實名制隨后開端推行。
2009年5月1日,杭州市《盤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管理條例》開端實行,網絡實名制第一次被處所性法規(guī)確立。
到今年2月21日,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指出,目前相干部門正在研究網絡實名制。而域名實名注冊則已經全面實行。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消息稱,已對新申請注冊的11.6萬個域名進行了實名審核,并對已注冊域名完成信息真實性核驗達566萬個。
這個發(fā)展路線圖清楚地表明,網絡實名制一直鍥而不舍以期慢慢落地。
不過,杭州網絡實名制實行至今已名存實亡。這讓決策者們看到,網絡的無界性使得處所政府試點行不通。
暨南大學消息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認為,“有限實名”是一條可行路徑,即匿名制與實名制并存。比如在一些范疇做到實名制,但應容許“前臺匿名,后臺實名”;在另一部分范疇,比如微博、QQ群等實現匿名。
實際上,對于電子商務(電商頻道)和網絡交易,如即將施行的網店實名制,贊成則遠遠多于反對聲。工信部有關官員亦提及,“實現有限網絡實名制和‘后臺實名制’將是慷慨向!
技巧與立法障礙
目前在部分商業(yè)網站上試點的實名制,仍停留在“網上發(fā)言的注冊實名制”,即在注冊時,需要填寫更加充分、正確的信息。但發(fā)言時網民可以任意選擇名字,而不必是實名。
《財經》記者登陸數家門戶網站的留言系統(tǒng),發(fā)明只有注冊用戶方可留言。而注冊需要“真實姓名”和“身份證信息”。但填寫虛偽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后,未經驗證即成為了注冊用戶。也就是說,這只是在情勢上取消了“匿名發(fā)言”的功效。
目前的難題在于,網站登陸注冊系統(tǒng)無法與公安機關的身份辨認系統(tǒng)技巧對接,無法實際上做到“后臺實名”。
一位門戶網站高管舉例,履行了5年的網游防沉迷系統(tǒng),也只能部分實現與身份辨認系統(tǒng)的對接。目前承載全國13億人口的數據庫,只有公安部門的 “全國國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2010年5月26日,消息出版總署科技與數字出版司網絡處處長張懷海對外稱,該署“即將”聯合公安部實行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實名制認證工作。
對于推行網絡實名制,網絡運營商最初的擔心,除了用戶流失,就是運營成本增加,這可能來自兩方面:后臺編輯的人力成本和軟件的升級成本。一家門戶網站的微博板塊即有超過10人的監(jiān)管團隊。
“我們最大的擔心是,一旦需要與公安身份辨認系統(tǒng)對接,這套軟硬件設備會有多大造價,這樣的成本對于中小商業(yè)網站影響可能比較大!鄙鲜鲩T戶網站高管說。
請求在7月1日后施行的網店實名制,面臨同樣的技巧難題。河北省工商局的一位負責人稱,目前國內尚沒有一款能夠便捷有效審核身份的軟件,這可能會給網店實名制的推行帶來障礙。
“淘寶網”的一位高管介紹,該網試行實名制已有一段時間,對店主的身份辨認重要依附于“支付寶”等與銀行金融系統(tǒng)的實名制對接。其分析認為,海量的網店店主身份信息辨認,對于商務網站尤其是中小型商務網站,無疑會增加審核和注冊成本,商務網站因此也面臨重新洗牌。
成本之外,是個人信息與隱私安全——由商業(yè)網站控制這些真實個人信息顯然不合適。技巧上的難題有待解決,而立法闕如也是障礙之一。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宋建武認為,除了需要加強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的立法,目前尚沒有一部法律層面的規(guī)定,來說明網絡實名制的內涵外延。這些均是推行網絡實名制的前提性障礙。
而在鄰國,韓國政府為推行網絡實名制,在2005年10月發(fā)布和修正《增進信息化基礎法》、《信息通信基礎保護法》等法律,為網絡實名制供給法律根據。
“無論是技巧上還是法律上,目前我們都還沒有籌備好!鄙鲜鰠⑴c網絡監(jiān)管決策的人士說,“距離真正意義的網絡實名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