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事實是不是真如帖子所說呢?對此,網絡辦援引大眾日報2月20日頭版頭條“山東主體功能區(qū)規(guī)劃發(fā)布”的文章,對功能區(qū)劃分逐句解析,最終搶占回話語權,獲得網友的理解。
“過去,網上一出負面新聞政府總是想著封堵,是為了強行主導話語權!蓖踅鹌奖硎,在經過對電子政務的接受和迎合后,現在進入到以引導為主的階段,這體現出了政府在網絡政民互動上積極進行了角色轉變。
讓網民從幕后走向前臺
“現在,有很多政府官員認為,深化網絡問政,利用網絡回答一些問題,解決一些難題就算是網絡環(huán)境下政民互動的最終形態(tài)了,其實這只是最基本的作用!敝袊鴤髅酱髮W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陳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坐等出了問題想對策,遠不如主動出擊搞策劃、做活動來得有效果。
但如何選好活動主題卻十分考究。網絡是虛擬的,看不到的信息流背后是一個由不同年齡、地域、職業(yè)人員組成的繁雜群體。假如所設活動太保守,恐難引來不同網友的一致關注;而倘若做得太過收不回來,又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對此,陳默建議緊扣百姓關注的核心問題,立足本地實際策劃活動。
去年,曲阜嘗試舉辦了一次邀請網民走進“2711曲阜重點建設工程”的活動。在項目施工現場,網民可自由參觀工程建設情況,并由負責部門領導向到場網民匯報工程進度和項目意義。當時參與活動的網民“悠然”告訴記者,“以前以為政府部門的活最好干,原來他們也都不容易,都是為了曲阜越來越好!
從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聚焦美麗鄉(xiāng)村”采風活動;到“網民座談會”上職能部門面對面地解決網民難題……曲阜所設網絡主題活動圍著時代主題做文章。對此,曲阜市委書記李長勝表示:“不論是把網上活動搞活,還是把網民從幕后請到臺前,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利用高效信息渠道,讓政民互動更常態(tài),借以彌補現實交往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