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當了母親的小雪,被查出感染艾滋病毒已經十年了。她說:“那時候生完孩子才發(fā)現(xiàn)的吧,但是我孩子現(xiàn)在很好,我孩子老公都一點沒有,就我一個人。”
經過了早期的悲觀和失望,小雪在女兒和家人的鼓舞下,重新變得開朗起來。十年來,小雪按時服藥和檢查,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F(xiàn)在,她還成為了“攜手同行工作站”的志愿者。幫助新病友重新面對新的生活。在這個工作站里,很多人找到了家的感覺和活下去的信心。
艾滋病關懷組織志愿者宇軒:“一開始情緒忐忑,不穩(wěn)定,我們就和他們開始聊很多人情緒短時間反復,可能需要更耐心,聽他傾訴,給他支持,讓他知道有需要,我們一直在身邊,不是一個人 。”27歲的宇軒在這個工作站服務多年,常常在凌晨一兩點,也會收到短信或電話,有時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這些早已成了宇軒的習慣。相似的經歷、相通的心境,宇軒總能給脆弱的病友們最有力的支撐。專家表示,零歧視,是實現(xiàn)零艾滋的基礎。
陶曉潤:“艾滋病是我們的敵人,但艾滋病病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對他們進行關懷關愛,讓他們體會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