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斷頭路”,暢通城區(qū)“微循環(huán)”
近年來,隨著城市車輛的幾何增長,老城區(qū)內的一些“斷頭路”越發(fā)成為制約“大煙臺”建設發(fā)展的交通瓶頸,必須盡早破除。
南大街和文化路是煙臺市區(qū)兩條重要的東西通道,南北主干道大海陽路將這兩條道路“串”了起來。然而,由于大海陽立交橋匝道一直未完善,說是立交,實際上兩條道路相交不相連,導致文化路、毓西路和白石路經常發(fā)生堵車。
“大海陽立交橋處于老城區(qū),交通量大。此次改造主要為匝道、安全島、排水、照明工程。”昨日上午,在大海陽立交橋下,市建管辦副科長陳朝暉對照改造效果圖,一一向記者講解立交橋正在進行的“完善方案”。
據介紹,此次大海陽立交橋改造,將分別拓寬南北四條匝道,同時在大海陽路中間分隔帶增設開口,實現此路口車輛掉頭與左轉。橋下交通用信號燈進行控制,在大海陽路面增設導流島。
從改造效果圖上看到,四向匝道采用漸變方式與主路相接,大海陽南側兩條匝道今年4月開工建設,7月竣工啟用。“改造完畢后,大海陽路和文化路的連接路口將拓寬,兩路實現互通,東西方向文化路直行的車流,可以通過高架橋通行。這樣就可以實現大海陽路與文化路、南大街的互通,從而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質量。”陳朝暉說。
完善路網,“大煙臺”框架拉開
大海陽立交橋匝道的改造,只是我市暢通城區(qū)“微循環(huán)”的一個縮影。今年我市還啟動了市區(qū)12處路口的渠化,機場路立交橋匝道完善、背街小巷整治改造以及華茂和市府兩老舊小區(qū)改建700個停車位等眾多工程。隨著上述工程的陸續(xù)竣工,“大煙臺”的路網將越發(fā)暢通。
近年來,我市以路網建設為重點,適度推進中心城市“東擴、西延、南展”,進一步拉開發(fā)展框架、擴大城市規(guī)模。自2006年以來,中心城市先后新建擴建了紅旗路、化工路、北馬路等主次干道50多條、200余公里,打通了魁星樓、黃金頂、通世路、璜山等4條隧道,中心城市建成區(qū)面積擴展到272平方公里,路網控制面積增加300平方公里,一座頗具規(guī)模的現代化城市框架迅速拉開。
2013年,城建部門組織實施了20余條城市主次干道建設。到目前,勝利路南延展開北口隧道施工;機場路立交東北角主路橋面已經正式通車,西北角匝道基本完工,東北、東南角匝道全面展開。荊山路、513所東側路等紅線外配套道路建成通車;機場東路、長安路、金堡路等主干道路具備條件路段全部竣工通車。(YMG記者 楊詩星 通訊員 葛振鵬 于佳宏 )
延伸閱讀:淄博市地下電纜隧道有了智能防火墻 煙臺一新手逞能開夜車 出隧道撞上水泥隔離墩山東:城鐵威海段隧道全部貫通 共988個橋墩青榮城鐵威海段建設積極推進 隧道工程全部完成威海市戚家夼隧道全線貫通 預計明年正式通車煙臺魁星樓隧道4車連環(huán)撞致交通擁堵 幸無人傷亡青蘭高速沂源段隧道設施檢修 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威海戚家夼隧道全線貫通 計劃明年正式竣工通車臨沂三河口隧道“洗臉” 自20日起隧道將封閉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