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為何這么不“上進”?
她們其實是世事洞明,因為即使她們在家中能掌握財權,但在外面的職場,女性依舊處于劣勢,晉升、薪酬等方面的機會遠不如男性。
“不僅職場中仍存在看不見的‘墻’,最重要的是改變‘家務和育兒該女性來干’這種家庭觀念!比毡局扑幘揞^大冢制藥公司女高管鳥取桂如是說。在她看來,在日本“主婦”觀念根深蒂固,政治家和財界人士思想保守,表面稱促進男女平等,靠女性來盤活經(jīng)濟,實際卻將女性視為提高出生率、增加人口的“工具”。
“大多數(shù)公司都不太愛雇用女性。”人才中介公司Pasona集團女高管深澤旬子也感嘆,自己與男下屬一起見客戶,常被誤以為她是下屬,為此,她總是第一時間申明自己才是負責人。
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數(shù)據(jù)也顯示,日本正式職員中,女性薪酬只有男性的71%(美國為81%),同工種女性員工薪酬為男性的70%。
據(jù)世界經(jīng)濟論壇2013年發(fā)布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書》,日本在136個國家和地區(qū)中排名105,不僅對北歐國家望塵莫及,也遠遠落后于排名第69位的中國。
其實,仔細留意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安倍豪言壯語不斷,日本在男女平等工作立法方面,獎勵女性連續(xù)工作、改革女性產(chǎn)假等政策都沒得到落實。
美國西肯塔基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根元美子就批評說,安倍“讓女性走向社會”的言論,不過是希望借此改變?nèi)毡緡H形象。“特別是執(zhí)掌企業(yè)大權的保守年齡層,可完全沒有放棄特權的意思!
日本社會保育服務水平也是阻礙女性走向社會的因素之一。慶應義塾大學教授鶴光太郎就曾表示,社會育兒服務“仍相當欠缺”,保育園數(shù)量不足,地理位置不方便接送等也嚴重困擾著有意重返職場的女性,不少女性依舊秉持“工作和家務、育兒難‘兩立’”觀念。
如此看來,日本女性“逆襲”前路尚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