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日本各地還舉辦過不少以衛(wèi)生間或大便為主題的展覽。其中,在日本科學未來館舉辦的活動中,兒童們還可以用粘土親手制作“大便”。 此外,展覽場所還設有一個高達5米的“巨型馬桶滑梯”,孩子們帶著大便形狀的帽子,紛紛從位于馬桶內部的滑梯滑落。日本國土交通省還舉辦過“大便從哪里來到那里去?”等探索活動。
最緊迫—印度 中小學生如廁難 近千學生共用一廁所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今年8月在獨立日講話中曾提及該國民眾露天如廁問題:“我們進入21世紀,而女性還不得不等到天黑才能走出家門,露天上廁所。你們能想象女性會因此面臨多少問題嗎?” 在印度農村,窮苦人家衛(wèi)生條件差,女性不得不外出上廁所,這增加了遭暴力襲擊的風險。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超過5億印度人只能在室外解手。
據印度教育理事會調查的數據顯示,印度中小學生和學校配備廁所的比例已遠超140:1,其中有64所學校短缺男生廁所,156所學校短缺女生廁所。在印度德里西北部的一所學校,每1669位女生共用一個廁所;在德里北部的布拉里,政府高級女子中學里的女生,每944人需共用一個廁所;在賈夫拉巴德鎮(zhèn)上的一所男校,每615位男生共用一個廁所。
印度教育部主任帕德米尼(Padmini Singla)稱:“我們一直在觀察廁所的需求量,以及學校是否有空間容納新廁所!迸恋旅啄岜硎,他們的目標是每100名學生使用一個廁所。
由于衛(wèi)生條件正成為千年發(fā)展目標中滯后最多的一個項目,今年早些時候,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揚埃利亞松代表聯合國秘書長發(fā)起運動,對露天便溺打破沉默,促進對話。這也是聯合國環(huán)境衛(wèi)生行動呼吁的一部分。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