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榮城際鐵路建設施工采用了多項創(chuàng)新技術。連續(xù)梁轉體施工更是首次在我國鐵路施工領域采用。即墨上行聯絡線跨濟青高速公路特大橋采用(60+100+6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上跨膠濟鐵路,為了降低營業(yè)線施工安全風險,加快施工進度,梁體采用既有線旁側位現澆、平轉法施工。此施工方法為跨越營運鐵路、高速公路施工較為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法。
雙島灣特大橋為青榮城際鐵路的跨海工程,受海水、海風腐蝕和侵蝕嚴重。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較好地解決了海水侵蝕問題,提升了雙島灣特大橋的安全性,保證其使用壽命。
蜆河特大橋采用在墩頂預埋型鋼固定拱腳,在梁體支架搭設及底模安裝過程中同時進行拱腳固定,而常規(guī)拱腳安裝方案是在梁體底模安裝完成后進行安裝,拱腳安裝及調試時間較長,采用該方案節(jié)省了工期,并易于安裝調試,提前完成1-56m簡支拱施工節(jié)點目標,順利提供架梁通道。
“搶”回來3個月
因各種因素影響,青榮城際鐵路項目到2014年初,施工進度總體上滯后施組3個月左右。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確定的年內開通項目,如何重新走到施組節(jié)點上,確保年底開通濟南方向,是必須破解的難題。
青榮城際鐵路公司建設指揮部組織開展了“決戰(zhàn)四個月”勞動競賽活動。2014年4月1日至7月30日,他們緊盯確保“8.25”正線鋪軌完成這一節(jié)點目標,建設指揮部與施工、監(jiān)理單位簽訂了《責任書》,明確各分項工程的完成時間節(jié)點,完成獎勵,否則處罰。施工單位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施工能力,迅速掀起大干高潮。6月24日,全線所有隧道貫通;7月31日,完成了全線架梁。
從濟南鐵路局到青榮城際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落實“人盯事”工作法,專業(yè)組和現場指揮組以影響工程推進的重點問題為重點,以架梁和鋪軌為主線,對號對人,內攻外聯,全力解決制約工程推進的卡脖子問題。濟南鐵路局和青榮城際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施工單位上下聯動,濟南鐵路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指揮長親自上手,采取盯著不放,咬住不松,事不解決不撤退的工作方法,先后解決了萊西北站拆遷、G309國道封閉施工、榮成牽出線用地、即墨北站規(guī)劃對接、城陽北萬倉庫地勘進點等一批制約工程推進的卡脖子問題,基本消除了制約工程進度的外部環(huán)境要素,施工全面鋪開。
下決心停辦萊陽站客運業(yè)務,確保站改工程順利實施,及早打通鋪軌通道。萊陽站改造是全線重點工程,制約工程,工期緊、風險高。濟南鐵路局領導下定決心,犧牲運輸效益確保施工安全,在關鍵時刻停辦了萊陽站客運業(yè)務,站改施工全面鋪開,取得了重大進展。至6月份,萊陽站青榮正線拉通,旅客地道、行包地道、既有地道接長主體均已完成,實現了既定的工期目標,確保了施工和運輸安全。
架梁、鋪軌繞行萊陽站,為后續(xù)施工贏得了時間。萊陽制梁場的架梁面臨巨大的工期壓力,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青島方向的83孔箱梁架設任務,由于受萊陽站改影響,萊陽制梁場運架梁無法從正線路基通過。在這種情況下,果斷采取臨時填筑架梁便道,經由原萊陽站站前廣場繞行站場范圍,順利完成了萊陽站青島方向83孔箱梁架設任務。另外,采取繞行既有線的辦法,打通鋪軌通道,萊西鋪軌基地得以連續(xù)鋪軌作業(yè)。自2014年5月22日至8月4日,期間共計運輸長軌軌枕96列, 其他工程車輛20列,為“8.25”正線鋪通創(chuàng)造了條件,極大地挽回了工期損失。
“沿海邊區(qū)”變成“門戶城市”
青榮城際鐵路是山東省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也是促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qū)發(fā)展的“黃金走廊”,將直接改寫膠東地區(qū)的“經濟版圖”。借勢這條城際高鐵,膠東地區(qū)將加速度發(fā)展,從“沿海邊區(qū)”變成“門戶城市”,成為對接遼寧半島,日韓國家的“橋頭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