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心理、貪婪心理、僥幸心理,這三種不健康心理的交織是懺悔者犯罪的根本原因。先有心理失衡的催化、貪婪之念的鼓動,待伸出貪婪之手后又被僥幸心理蒙住雙眼,無法及時回頭,最終不能自拔,陷入深淵。“心中的天平難以平衡”,失衡心理正是懺悔者信念動搖的決堤口,重物質、重虛榮,看到別人被前呼后擁進酒店,坐著公車到處跑,心里便不是滋味,繼而也想過這樣的生活。黨員干部因為心理失衡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太多,教訓非常深刻,尤其在臨近退休之時,失落和壓抑感更為強烈,發(fā)生質變也更加快速,更應保持高度警覺。
在社會變革的大環(huán)境下,黨員干部的心態(tài)也隨之發(fā)生變化,需要時刻關注,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苗頭。黨員干部也需要自我調整心態(tài),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人的一生之中面臨的誘惑很多,“清廉”和“腐敗”有時只在一念之差,黨員干部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把欲望關進牢籠,徹底鎖住貪念,最后進牢籠的便是自己。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在當前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下,任何犯罪行為都逃不過執(zhí)紀監(jiān)督部門的法眼。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僥幸一時,不可能僥幸一世。僥幸心理萬萬要不得!
延伸閱讀:山東落馬官員懺悔書:忘記黨的培養(yǎng) 成為金錢俘虜山東某縣海洋漁業(yè)局原局長懺悔書:忘記自律 后悔終生山東紀委公布落馬官員懺悔書:痛心沒守住廉潔底線山東省紀委首次公開官員懺悔書 還原官員墜落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