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對,感受很深刻。這一點變化對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將會有很大的促進。你過去跑很長時間的事情,現在在很短的時間能解決。我覺得這一條,確確實實是省政府為了發(fā)展采取的一個很好的措施。
主持人:其實對一些新注冊的企業(yè)來說,能激發(fā)他們市場的活力,也有利于山東省政府轉調創(chuàng)步伐的加快。
袁紅英:從剛才主持人講的這一組數字看出,十八大以來是政府放權最多的時候。可以說我們政府選擇了簡政放權為核心的競爭體制改革和轉變政府職能,作為這么一個突破口來突破我們深化改革的深水區(qū)和攻堅期。這一點我覺得極大的釋放了改革的紅利,調動了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動力。剛才王總也講了,更有利的促發(fā)市場主體的活力。我覺得這是怎么樣更好的處理政府與市場管理的很好的體現,就是說怎么樣加快政府的職能,使政府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這方面我覺得是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當前大家都在講經濟新常態(tài),無論從理論界還是社會各界來說,都對新常態(tài)的內涵、特征、發(fā)展的趨向等等,都在進行研究。在這樣一個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政府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政府的職能應該往哪個方向定位?我覺得這也是值得很好思考的一個問題。
從簡政放權一系列的舉動來說,我覺得可以體現出這么幾點:從治理目標上,可以說我們現在的政府從過去對公平與效率的問題有過很多討論,最初是效率優(yōu)先,到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我們現在政府向效率、公平并重的這么一個趨勢發(fā)展。甚至說更多的把公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就是說為公眾提供公平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這是從政府的治理目標上。
從行為模式上,從過去的投資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我們要簡政放權,要制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走向。
從我們治理的方式上,從過去保守型政府,自己關起門來自己管理,向法制化、公開透明的方向發(fā)展,讓廣大的納稅人,像王總這樣的廣大的納稅人,讓社會公眾都參與進來,對他進行監(jiān)督,達到公平、透明、法制的效果。
主持人:就是我們政府需要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給予大家。
袁紅英:對。
主持人:可能這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的表現。
袁紅英:對,是一個政府的職能定位,職能角色的定位問題。
主持人:改革沒有完成時,核桃還得繼續(xù)敲。那么在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郭樹清省長也用相當的篇幅表述了山東“以攻堅克難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中未來將要做的重點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著力激發(fā)市場活力,二位對于山東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這一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想法嗎?
袁紅英:攻堅克難的精神,全面推進深化改革,這個題目其實很大。攻堅克難體現了我們的改革的勇氣和精神。就是說對于凝聚人心、推動改革,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來說,我覺得包含的方面是一個全方位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生態(tài)的等等,五位一體的方面。比如說經濟領域的改革來說,像財稅體制改革,應該說2014年可以說從全國來說,是一個深化財稅改革年,像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我們出臺了新的《預算法》,像稅制改革,怎么樣使稅制更加合理,使地方稅的稅種從直接稅和間接稅的比例,也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怎么樣理順中央和地方事權關系。從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央和地方的稅制設計,就是說中央相對來說集中了更多的財權。這一方面確實是在推動改革方面,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又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就是事權和財權不匹配的問題,近些年來在社會上影響很大,而且也確實引發(fā)一些問題,也帶來寫問題。在這方面我們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赡芟乱徊皆谶@方面還要進行更深入、更系統,像敲核桃理論一樣,更直面問題的改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