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梅對記者說:“我手下這100多萬饑荒,上百人。一部分工人工資。一部分賣木頭的、賣油漆的、賣五金件的。全社會的錢。少的一千兩千,多的幾萬。一知道被騙了,心里邊比刀攪還厲害。自己癱瘓180多萬的饑荒,孩子還小,還在上學,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自己感覺一頭扎到海底都不解恨,如果賣血能賣出錢來,馬上割了賣血。”
人生的雙重打擊讓孫啟梅痛不欲生。別人欠他的錢已然石沉大海,欠別人的錢他又會怎樣面對呢?面對巨額債務他選擇堅強面對,四處打工、變賣家產(chǎn)為了守信他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
6年輪椅上的生活,并沒有磨滅他對生活的熱情。17年艱辛還債路,孫老師傅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守和毅力詮釋了誠信的真正意義。雖然孫師傅也許這輩子再也站不起來了,不過在我看來,他比很多站著的人更加高大,因為他用誠信換來了尊嚴和所有人的敬重。高位截癱、巨額債務,人生的雙重打擊讓孫啟梅痛不欲生。以前的好朋友、老鄰居、生意上的好伙伴,現(xiàn)在都成了他的債主。每天早上起來,院子里全是等著要賬的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孫啟梅根本無力償還這筆欠款。
“咱欠人家的錢,不考慮咱癱瘓啊。無非就是咱癱瘓影響咱的還款能力。我如果不癱瘓,我五年還上,我如果癱瘓了我十年還上,我十五年還上。千萬別死,好好活著。人家說他死了不要了,這個事咱良心上過不去。”在經(jīng)歷了一場信任危機后,孫啟梅并沒有逃避,而是選擇堅強的面對,自己硬生生抗下這筆巨額債務。為了打消債主們的擔心,孫啟梅把每一筆債務算清后,重新寫下欠條。從此他踏上了一條艱辛而執(zhí)著的還債路。
“最后尋思尋思還得堅強起來,這個債務是死的。180萬就是個死數(shù)。咱就把它當個饅頭我啃一口就少一口,我還上一塊就少一塊。就這種想法,自己鼓勵著自己,每天晚上起來偷著哭。你說我哭給誰看?老的沒有了,孩子小。哭給工人看?不能哭,自己偷著哭。當時他那個生活很困難了孩子上學。這么一個殘疾人在這支撐著,太不容易了。有時候我來要錢,掉著淚走了。他說只要我倒不下,死不了這個錢我一定還你。”為了還債,孫啟梅忍痛關閉了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家具廠。十七年來,他干過出租、販過海螺。再加上出租廠房、出售設備和一些庫存的原材料,一點一點的償還債務。只要手里有錢就趕緊聯(lián)系債主,能還一點是一點。最少的時候他甚至一次只能還得起20塊錢。
十七年來,孫啟梅緊衣縮食。為了守住誠信,他承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和痛苦。依靠四處打工和出租廠房賺來的錢,至今已經(jīng)還款140多萬。這兩年,愛鉆研不服輸?shù)膶O啟梅坐在輪椅上自己設計、進料、加工,開始研發(fā)多功能電動輪椅。如今已經(jīng)申請了國家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眼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電動輪椅推向市場,盡快還清剩下的債務。
延伸閱讀:德州22名肢體殘疾人免費安上“腿”每人享4000元實惠鄒城市鋼山街道三措并舉抓好殘疾人幫扶工作山東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營養(yǎng)品給臨沂殘障兒童德州寧津:扎實推進冬季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調(diào)查省殘聯(lián)紀檢組到淄川開展專項調(diào)查并慰問貧困殘疾人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