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所有的花樣都是假的,想從老人家口袋掏錢走才是真的。
-記者點評
近年來,關于老人家購置“保健品”上當上當的事例一直不絕于耳。只要百度一下,就能看到“免費義診,實為騙錢”、“免費健康游是陷阱,老人上當查出周身病”等報道。早在多年前,羊城晚報就率先揭穿了“金能量核酶”、“示康頻譜屋”等騙局。
事實上,大多數保健產品營銷,針對的人群99%是老人。營銷的手段也經常是舉辦健康講座、辦免費旅游、早餐會等,讓“老顧客”以身說法,再大力宣傳“包治百病”。在營銷人員甜言蜜語的“攻擊”下,老人家也就不由自主地掏錢“養(yǎng)生”。
營銷者的招數八九不離十,為何還是有老人家頻頻上當呢?說到底,還是因為老人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養(yǎng)生心切。但無論如何,老人家必定要切記一點,保健品只有幫助調理作用。因此,對于夸張的廣告宣傳,老人家千萬不可輕信。
其實,只要保持心情高興、均衡飲食,再加上適當運動,也就不需過多食用保健品了。(陸志霖 馬雙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