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加強互聯網法制和道德教導。全社會的法制和道德素養(yǎng)關系互聯網環(huán)境建設。中國政府支撐開展互聯網法制和道德教導工作,鼓勵各類媒體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積極推動把互聯網法制和道德教導納入中小學日常教學內容。中國政府十分器重青年組織、婦女組織等在進步全民網絡素養(yǎng)中的作用,鼓勵相干組織開展有利于普及互聯網知識和正確應用互聯網的公益運動。
確保未成年人上網安全。未成年人已成為中國網民的最大群體,截至2009年底,中國3.84億網民中,未成年人約占1/3,互聯網對未成年人成長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網絡淫穢色情等違法和有害信息嚴重迫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突出問題。中國政府高度器重依法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始終把保護未成年人放在保護互聯網信息安全的優(yōu)先地位。《中華國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國家采用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禁止任何組織、個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法傳播淫穢、暴力、兇殺、可怕、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等。國家鼓勵研究開發(fā)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的網絡工具,鼓勵供給合適未成年人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家庭、學校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環(huán)境。中國政府將積極推動“母親教導打算”,幫助家長領導未成年人正確應用互聯網。
積極保護數字知識產權。2000年以來,中國修訂了《中華國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制定了《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措施》,以及審理涉及盤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的相干司法說明,為保護數字知識產權供給了基礎法律根據。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互聯網侵權盜版行動。針對重復侵權、群體性侵權以及大范圍假冒、盜版等行動,政府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一系列管理舉動。中國將持續(xù)摸索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努力實現保障公共利益和增進創(chuàng)新之間的平衡。
依法保護國民網上隱私。保護互聯網上的個人隱私關系到人們對互聯網的安全感和信心。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健全相干立法和互聯網企業(yè)服務規(guī)范,不斷完善國民網上個人隱私保護系統(tǒng)。《全國國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保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guī)定,非法截獲、修正、刪除他人郵件或其他數據材料,侵犯國民通信自由和通信機密,構成犯法的,按照刑法有關規(guī)定追究刑事義務。根據互聯網行業(yè)自律規(guī)范,互聯網服務供給者有義務保護用戶隱私,在供給服務時應頒布相干隱私保護承諾,供給侵害隱私舉報受理渠道,采用有效措施保護個人隱私。
白皮書指出,中國政府積極摸索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有效管理互聯網的道路和方法,已初步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互聯網管理模式。互聯網管理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國政府將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互聯網管理。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