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如何辨別蝦類的小常識:(摘自網(wǎng)絡(luò))
蝦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補腎壯陽,抗早衰。常吃鮮蝦(炒、燒、燉皆可),營養(yǎng)又健康。
基圍蝦
泛指基圍地帶出產(chǎn)的蝦只,是接近沿海范圍的小河小涌,由漁民從河涌引進大量海水,而海水中早有麻蝦的精子卵子在,就這樣養(yǎng)在一起成長,便成基圍蝦。生長在河涌的泥底,身體稍呈黝黑色澤。
海麻蝦
從基圍蝦的解釋所知,海里的麻蝦和河涌里的圍蝦是屬同一種類。只是麻蝦生長在沙底的海中,身體呈紅色,然而食味兩者皆有優(yōu)勝,都是新鮮白灼美味。
竹節(jié)蝦(老虎蝦)
亦稱花蝦、竹蝦、斑節(jié)蝦、日本對蝦,和老虎蝦同類。特征有細小鋸齒位于其頭上方向前突出的長刺和兩眼間刺狀突出。有藍色的橫斑花紋,附肢黃色,尾部呈鮮黃帶藍,殼薄而硬,肉質(zhì)厚實。
瀨尿蝦(蝦蛄)
香港常見的瀨尿蝦是“口蝦蛄”和“黑斑口蝦蛄”,即簡分為前者是經(jīng)常吃到的硬殼那種,后者便是有斑馬紋的軟身那種。
琵琶蝦
市面上的琵琶蝦種類頗多,常見的叫蟬蝦,又名豬仔蝦,香港人又稱雷公蝦,臺灣叫蝦蛄頭。樣子肥肥胖胖,很有趣。爪粗而短,暗紅色澤,額角扁平呈五角形,甲殼硬而厚。肉質(zhì)鮮,多用以制沙律食用。
對蝦
又稱“大明蝦”,為海產(chǎn)八珍之一,是我國沿海重要的水產(chǎn)貨源。珠海市萬山島漁場養(yǎng)殖對蝦已有較長的時間。對蝦的烹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色品種精美點心,也可以炮制各種名菜鮮肴。
美食用料:
老虎蝦、小土豆、黃油、黑胡椒碎、鹽、牛奶、干羅勒(九層塔)、馬蘇里拉奶酪(Mozzarella)、姜片。
做法:
1: 老虎蝦清洗干凈后,用廚用剪刀剪去蝦須;
2: 再剪去蝦槍;
3: 鍋里加水、姜片燒開,放入老虎蝦汆燙至蝦身彎曲變紅,立即撈出用利刀一剖為二,除去蝦頭里的沙包、蝦背上的蝦腸;
4: 小土豆正反面畫“十”字,煮熟;
5: 小土豆搗成土豆泥,加入適量黃油、黑胡椒碎、鹽、牛奶、干羅勒(九層塔)拌勻成奶香薯泥,均勻的抹在老虎蝦的剖面上,在薯泥上均勻的鋪上馬蘇里拉奶酪(Mozzarella),入烤箱攝氏200度(華氏392度)烤10分鐘左右即可。
小牛貼心提示:
1: 老虎蝦肉質(zhì)鮮美、有彈性,個別人群對老虎蝦過敏的,也可以用其它體材較大的蝦來做;
2:處理蝦須、蝦槍和剖蝦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如圖使用的是德國鋼質(zhì)樂扣多可樂廚刀,非常鋒利,可用布包住操作,剖開后蝦頭里黑色的“沙包(污泥)”、蝦腸一定要記得去除干凈;
3: 老虎蝦個大,所以最好事先用開水汆熟,一般蝦身彎曲變紅即可;
4: 因為各家烤箱功率不盡相同,所以入烤箱烘烤的時間可酌情調(diào)整,一般表面的奶酪融化變黃即可;
5: 食用前,可以撒上適量黑胡椒碎,擠上幾滴檸檬汁,味道自然更勝一籌。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