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走進小學課堂。
一直以來,如何讓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銜接小學一直是家長、老師們的難題。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許多家長往往會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害怕孩子學習跟不上,輸在了起跑線上。
很多家長會在上小學前就讓孩子學習過多的東西,如英語、加減法、識字等,好讓孩子進入小學后有過人之處。但是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壓力大,無法適應。
養(yǎng)成習慣最重要
宜賓青年街幼兒園園長周曉容說,對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幼兒園會著重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要讓孩子動得起來也能靜得下來,有了好的習慣后,這樣孩子才會在升入小學后遵守課堂紀律。在學習上,幼兒園也不會刻意去要求孩子做什么,將讓孩子慢慢去嘗試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另外,在這期間,還要對孩子的能力進行全面培養(yǎng),特別是動手能力。
不能拔苗助長
宜賓紅杉樹幼兒園園長劉萍說,要充分尊重孩子在這一時期的天性,不能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而是應該從心理上讓孩子去逐漸適應,不能拔苗助長。
幼兒園在這一時期會培養(yǎng)孩子是非觀念和作息時間的養(yǎng)成,再根據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不同的引導。幼兒園還會不定期的組織孩子到小學去近距離接觸小學生活,讓他們慢慢明白小學與幼兒園的區(qū)別。
不能急于學習知識
在經過幼兒園的一系列學前引導后,孩子真正進入幼兒園后會怎樣去面對呢?宜賓市中山街小學辦公室主任劉小彬表示:首先,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剛進入校園后,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在這期間,學校通常不急于給孩子
授課或者安排學習任務,而是從最基本的行為習慣開始做起,讓孩子逐漸知道自己已經是一名學生了。另外,在入學后父母要經常和孩子溝通,盡可能不要“隔代教育”,避免讓孩子過于被溺愛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