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海報
《唐山大地震》因為之前一天三變的票房通報,惹上了“虛偽票房”的嫌疑。但到4億票房的時候,很多觀眾都不由自主地“哇”了一聲,無論如何,《唐山大地震》的吸金才能確實超前。但是票房的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陽謀”?記者深入采訪業(yè)內(nèi)專家,破解《唐山大地震》豪言5億票房的內(nèi)情。
要害詞1 提價和“獨霸”
提價發(fā)明一億票房“獨霸”影廳
在炎熱的夏季,不少人跑進商場和影院避暑。影迷趙先生走進電影院,原打算和朋友去看部喜劇片的,但卻看見影院顯示屏上是清一色的《唐山大地震》!罢娴氖菦]得選擇,當年《建國大業(yè)》也是這種情景!庇浾呷涨霸谝患矣俺强吹,只有一個廳在放其他影片,其他影廳上映的都是《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上映后,不少地區(qū)影院的票價在70元左右。之前的大片價格都是60元。關(guān)于“提價”,發(fā)行方華誼兄弟給各影院的政策是,每張票提價5元。對于影院一口吻將票價漲成70元,一位影院經(jīng)懂得答的理由堂而皇之:“因為片方提價了。”對于即將到來的5億元票房,若以每張票50元盤算,至少1000萬人買票看了該片,僅提價一項,該片純收入超過5000萬。
反思:“獨霸”檔期是法寶
“壟斷”影廳,這可能是一些主旋律電影高票房的法寶,中國以后的主旋律電影完整可以走這樣的道路。
要害詞2 政府投入和廣告植入
政府參與風險投資值得借鑒
《唐山大地震》的投資模式值得學習!短粕酱蟮卣稹返耐顿Y方,呈現(xiàn)了7家。唐山方面制片人姚建國說:“《唐山大地震》在影視制作上嘗試了一種政府領(lǐng)導、社會資本跟進的投融資模式!
在1.2億元的總投資中,唐山方面投資6000萬元作為風險資金,其他的6000萬,一開端華誼兄弟公司出資5400萬元,中國電影團體公司出資600萬元。而在2009年,華誼又將部分投資轉(zhuǎn)賣給了浙江影視團體、上影團體、英皇影業(yè)和寰亞電影。這樣算下來,華誼兄弟將風險全部轉(zhuǎn)讓。而唐山市采用了政府主導、推動,唐山廣電傳媒有限公司籌措資金作為投資主體,進而與其他投資方進行合作。在最終利潤的分配上,姚建國說,唐山方面的6000萬元中有15%是投資,其余5100萬元是“援助”,不過享有影片50%的利潤分配。據(jù)估算,唐山方面的贏利應當是數(shù)千萬元。
廣告植入是《唐山大地震》的詬病,卻是影片“省錢”的功臣之一。甚至在拍攝汶川地震救濟的鏡頭時,劇組需要租用發(fā)掘機等重型機械,馮小剛選擇與中聯(lián)重科合作,通過植入品牌,省了租賃資金。
反思:政府參與投資是上策
《唐山大地震》的投資模式值得電影人借鑒。電影本身就是風險行業(yè),實現(xiàn)融資多元化,讓政府參與風險投資為上策。
要害詞3 唐山情結(jié)
河北觀眾貢獻高票房
在票房上,河北觀眾的貢獻最大。記者獲悉,河北省統(tǒng)計的19家影院5天票房收入270萬元,創(chuàng)下票房收入最高紀錄,并遠遠超過全國平均票房比例。河北中聯(lián)院線公司一位許姓經(jīng)理說,“唐山情結(jié)”和馮小剛是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重要因素。而之前有網(wǎng)友質(zhì)疑馮小剛拿中國人的傷痛“賣錢”,稱唐山人可能不買賬,現(xiàn)在看來這種擔心是過剩的了,唐山人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脆弱。據(jù)統(tǒng)計,“唐山情結(jié)”為該片貢獻了兩個億的票房。
反思:拍好“集體回想”有票房
拍中國人的集體回想,馮小剛又被老百姓愛戴了一回。此舉也告訴更多的中國電影人,中國人經(jīng)歷的災害并不算少,如果拍好了,是可以有票房的。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