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加動力面臨轉換,經濟回升向好轉向可持續(xù)的安穩(wěn)增加;當前中國經濟政策的重點正由危機應對全面進入復蘇管理。”日前,在“2010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會”上,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在談到下半年宏觀經濟走勢時這樣表現。
巴曙松認為,盡管中國經濟呈現減速,并存在外需壓縮、投資刺激效應銳減等問題,但這僅僅是我國經濟進入上升大周期中的小調劑,而非所謂的“二次探底”。他認為,驅動中國經濟增加的方法正在向內生型動力轉變,以下降對刺激政策的依附,表現在:受出口拉動,制作業(yè)產能利用率從2009年第一季度的66%,迅速上升到2010年初的84%,下半年接近90%;一季度重要經濟指標基礎見頂,進入一個安穩(wěn)回落時代;5月份PPI見頂回落,7月份CPI會呈現峰值;通貨膨脹預計于年中見頂,但是總體上會見臨中期的物價壓力。
“從宏觀經濟政策的調劑與轉換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政策的重點正由危機應對全面進入復蘇管理,也可以說中國經濟現在已經進入了后危機時代。”巴曙松認為,在后危機時代大背景下,經濟復蘇態(tài)勢已基礎確立,宏觀經濟的走向乃是“復蘇管理”,而其中的要害就在于通過“調結構”尋找新的經濟增加點,以鞏固經濟復蘇基礎,并實現可持續(xù)增加。
針對下半年的市場投資策略,中銀基金研究總監(jiān)張發(fā)余表現,目前正是長期價值投資者較好的進場機會。“隨著國內通脹壓力和加息預期的緩解,估值優(yōu)勢的逐步浮現以及產業(yè)資本對市場的認同,都有利于后市階段性的反彈。另外,當前權重股復蘇并實現領漲表明大資金對于資本市場的認同度以及市場對于宏觀經濟的預期開端好轉,周期性藍籌的估值修復行情值得關注。中長期仍然看好中國經濟和內需花費行業(yè)、新產業(yè)。”他強調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