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銀監(jiān)會建議京滬杭深四地暫停第三套房貸”的傳聞讓底本已經高度緊張的房地產市場再次繃緊神經。市場儼然將銀行第三套房貸政策視為試探房地產新政策走向的“風向標”。而部分城市重啟房貸壓力測試、預設下跌幅度提升至50%的傳聞,更令人揣測,樓市調控的時間跨度和深度是否可能趨于嚴格?
第三套房貸業(yè)務實際少得可憐
對于“京滬杭深四地暫停第三套房貸”的傳聞,銀監(jiān)會并未直接正面回應,只是公開重申了此前對于第三套房貸的政策。
“其實這更多的是在強化政策,影響心理預期。”某國有大銀行上海分行人士表現。從銀行業(yè)務的角度而言,第三套房貸停不停差別都不大。據懂得,該行自房地產新政策實行以來,第三套房貸的業(yè)務量只能以個位數來盤算。
另一位銀行業(yè)內人士表現:“購置第三套房的成本太高,即使按照利率上浮20%盤算,和以前的七折相比,成本前后相比已經相差了50%。再加上認定標準這么嚴格,哪里還有什么業(yè)務?現在不是銀行停了第三套房貸,而是客戶結束了第三套房貸。”
房貸壓力測試加碼
在“第三套房貸暫停”風聲中,監(jiān)管層還重啟部分城市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壓力預設條件更大大加碼。
一位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上海分行個貸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上月開端,監(jiān)管層已經請求各銀行開展新一輪壓力測試,而測試假定條件在本來“房價下跌30%”的基礎上更為嚴格,對一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qū),預設“房價下跌50%”的條件下進行壓力測試。此前,各商業(yè)銀行按照房價下跌30%的情況進行壓力測試,成果較為樂觀。
據銀行業(yè)內人士流露,此次測試除個人按揭貸款、房地產開發(fā)貸款等房貸業(yè)務外,還將針對房地產關聯度大的行業(yè)信貸,如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yè)的信貸進行測試。
業(yè)內人士表現,其實各家銀行對于房地產信貸風險蒙受才能有所不同。那些近年來較為激進介入房貸的銀行面臨的風險較大,而國有大行廣泛蒙受才能較強。民生銀行行長洪崎7月底在接收記者專訪時流露,如果房價降落40%,對信貸質量“會產生一些影響”,但總體完整能夠蒙受。
房價下跌50%只是假設
“加大風險預期,適當進步壓力測試請求,或許更能反應近兩年房地產信貸資產的真實情況。”上述商業(yè)銀行個貸部負責人說。
他認為,一線城市房價在2009年以后迅猛上漲,而有相當部分銀行貸款是在房價迅速上升期發(fā)放的,因此客戶對房價下跌的蒙受才能較弱,房地產信貸質量壓力較大。
記者調查亦證實了這位人士的斷定,在部分重點地區(qū)和城市,房地產貸款對銀行信貸的依附度更高,浮現高價位下的高增速、高集中度這“三高”趨勢。
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現:“房地產信貸范圍大、占比高,這還不包含建筑業(yè)貸款,如果再加上以房地產為抵押物的其他貸款,涉及房地產行業(yè)的貸款總量將非常宏大,貸款及風險集中度必須引起高度器重。”
但業(yè)內專家同時指出,壓力測試是商業(yè)銀行經常應用的前瞻性風險管理手段之一,“房價下跌50%”只是極端情景假設,并不代表監(jiān)管層對房地產市場走勢的斷定。從我國目前經濟基礎面斷定,我國房價不可能呈現下跌50%的極端情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