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首先通過調查問卷、大腦圖像掃描和心理測試判斷就診者是否染上網癮。
如果確診,診所提供為期5周的治療項目,包括上集體課、藝術治療、藥物治療,輔以神經反饋和經顱磁刺激治療。
神經反饋借助儀器將大腦皮層腦電活動節(jié)律反饋出來,訓練特定腦電活動,以控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活動。經顱磁刺激中,磁信號透過顱骨刺激神經細胞,多用于治療抑郁癥。

韓國首家治療網癮的“挽救大腦診所”的護士,在展示神經反饋測試過程。
診所負責人李宰元(音譯)告訴法新社記者:“所有測試和治療項目符合科學,經證明具有一定療效。”
測試和治療費用不超過1800美元,如果有保險,自己需要支付大約585美元。
李宰元說,盡管網癮未被納入精神紊亂范疇,這一問題在韓國社會已經“根深蒂固”。韓國政府部門估計,全國4860萬人口中,大約200萬人有網癮,其中87.7萬人年齡為9歲至19歲。
崔賢民穿著病號服,他說:“玩網絡游戲有趣、刺激,又令人欣慰。我所想的就是如何在玩的時候不遭打斷!
他的網癮始于9歲左右。一次為拿到電腦顯示器,他一拳砸破父母房間的窗戶;他曾經偷錢去網吧,連玩數(shù)小時,餓了就吃碗泡面。
李宰元說,去年早些時候,一名31歲男子在網吧連玩游戲780小時,只在必要時暫停片刻,后被父母送入醫(yī)院。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