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圈流傳一句老話:“做流量不如做聯(lián)盟,做聯(lián)盟不如做導航,做導航不如做搜索!
中國搜索引擎巨頭百度正是借助中小網站聯(lián)盟、Hao123導航等產品帶來的巨大流量,憑其競價排名的商業(yè)模式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如今,互聯(lián)網圈又添了一句話:“做搜索不如做客戶端。”
8月9日,張朝陽聯(lián)手馬云分拆搜狗,打造獨立搜索引擎公司,而其底氣正是緣于搜狗輸入法的成功和正在崛起的搜狗瀏覽器。無獨有偶,關于360安全衛(wèi)士或將進軍搜索引擎市場的消息近日也在坊間不脛而走。
越來越多互聯(lián)網人士認可,雖然單純的客戶端難以產生清晰的商業(yè)模式,但客戶端產生的巨大流量若與相關產品形成“協(xié)同效應”,其威力不可小覷。以搜索引擎為例,在百度和谷歌兩強爭霸之際,百度在流量獲取方面曾占據天時地利的優(yōu)勢,中國眾多中小網站更愿意和更懂中國市場的百度合作。這些網站和客戶端將巨大的流量引到百度搜索這個擁有清晰商業(yè)模式的互聯(lián)網產品上,從而成就了百度。
如果這些客戶端本身也想圖謀搜索引擎市場,那么對于有“中國互聯(lián)網流量控制者”之稱、在搜索市場一家獨大的百度意味著什么?
百度流量之變
自從去年年底,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內地后,包括李彥宏在內的互聯(lián)網人士均認為,百度是重要的獲益者。百度今年第一季度發(fā)布的財報也佐證了這一觀點。百度在今年4月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達到7040萬美元,同比增長165.3%。
然而,這只是“短期利益”,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百度受到的威脅將遠大于其收益。
首先,體現在流量獲取成本方面。百度堪稱“中國互聯(lián)網的流量控制者”,中國所有的網站經營者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百度的搜索排名規(guī)則在什么時候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一位接近百度的從業(yè)人士告訴記者,這甚至派生出一個年產值數億的搜索引擎優(yōu)化(SEO)產業(yè)。
那么,百度控制的流量又是從哪兒來?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半數的流量是買來的,即通常在財報中提到的流量獲取成本(TAC)。根據百度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百度流量獲取成本(TAC)為1.856億元。
這些購買的流量主要來源有三:一部分是像Hao123、360安全網址站以及眾多小網址站上的搜索欄;第二部分是如遨游瀏覽器、360安全瀏覽器上帶的固定搜索框;第三部分是來自眾多加入百度網盟的小網站上的固定搜索框。
在只有百度和谷歌的雙寡頭時代,這三部分合作伙伴更愿意與百度合作,“因為中國公司更懂中國公司要什么!钡雀璩烦鰞鹊,其它公司趁機殺入搜索市場,群狼環(huán)伺,百度發(fā)現,除了自己一直用心經營的網盟,另外兩個更大、更集中的流量渠道——瀏覽器和網址導航欄已無法全部“為我所用”。
流量的分流令百度不得不開始嘗試做新的策略調整,以備后患。從今年3月份開始,百度開始全面停止與網址站導航的推廣合作,并低調啟用hao222.com,發(fā)力自建導航網站,以便將更多流量來源掌控在自己手中。
這一點也可以從百度日益下降的流量獲取成本(TAC)中得到反映。百度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百度流量獲取成本(TAC)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9.7%,去年同期為16%,上一季度為13.2%。對于TAC在百度營收中所占比例下滑,百度官方解釋是:“主要由于百度聯(lián)盟成員流量的質量提高。”
“從表面上看,百度主動停止為低質量流量支付成本。但實質是,百度只能被動選擇這么做!币晃唤咏俣鹊臉I(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百度繼續(xù)掏錢與越來越多的網址導航站合作,百度可能會培養(yǎng)壯大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度合作伙伴告訴記者,在今年3月份,百度停止與眾多網址導航網站合作前,百度約60%的流量是買來的。此后,百度的流量獲取成本(TAC)逐步遞減,買來的流量約為40%-5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