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不論是現(xiàn)實還是網絡,總有犯罪者的身影存在。而因為利益的趨勢,犯罪者往往會集團化,形成一個完整的犯罪體系。網絡安全是互聯(lián)網從有至今不變的熱門話題,網絡安全保衛(wèi)者與網絡犯罪者的博弈從未停息,而面對著互聯(lián)網的廣泛應用,網絡釣魚是近年來開始的一種新型網絡詐騙,在2010年開始在國內大肆泛濫,令網民防不勝防,屢屢中招。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內的東南沿海一帶已成為網絡釣魚的制造窩點,甚至福建某一個村莊絕大多數村民都是以網絡釣魚為生,目前已發(fā)展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其完整性系統(tǒng)性遠遠超出了想象。據稱這個產業(yè)鏈已使眾多的無業(yè)游民找到了生財之道,甚至帶動了當地電信業(yè)的發(fā)展。網絡釣魚打擊已是刻不容緩,而在這個產業(yè)鏈上,還存在眾多或明或暗,或主動或被動的幫兇,更是令網絡釣魚的打擊難度雪上加霜、難上加難。
本網前不久接到了一位淘寶店主的投訴,在淘寶開服裝店的小史最近碰到了令她摸不到頭腦的事,打開店鋪,原本五顏六色的服裝店竟然變成了一家手機店,同樣令他驚訝的是竟然有買家留言,詢問她手機價格真的是便宜到只有200元嗎,其實小史遇到的怪事就是黑客搗的鬼,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網絡釣魚。
從早期的病毒、木馬和掛馬網站到現(xiàn)在的網絡釣魚、網絡詐騙,互聯(lián)網詐騙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高超,網絡釣魚在醫(yī)藥、美容、成人用品、證券咨詢等行業(yè)受此危害最為嚴重。由于網民很難分辨真假網站,使得網民進行網絡購物、網絡支付的意愿降低。據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中心估算,截止2009年,網絡釣魚帶來的對電子商務用戶損失目前已達76億元,而據360安全中心上半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僅網絡釣魚網站和股票欺詐網站導致網民損失超過120億元。據估算,網絡釣魚給社會帶來的間接損失超過200億元。
網絡釣魚的黑色產業(yè)鏈已初步形成,其危害已經超過傳統(tǒng)的病毒和木馬,成為威脅網民利益的第一殺手。
輕而易舉大筆撈錢 網絡釣魚瘋狂肆虐
“從早期的“抽獎詐騙”到之后的“假網站詐騙”,直至當前的木馬式網絡釣魚案件,網絡釣魚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危害越來越大”,360總裁齊向東向記者表示,“利益驅使是促成釣魚產業(yè)鏈形成的關鍵”。
記者從一位曾從事過“網絡釣魚”人士處了解到,網絡釣魚行騙團伙如果做的假網站足夠高仿,選擇的售賣商品又足夠暢銷,一月就可以有數十萬元收益進賬。一個釣魚網站只要在一天之內獲得一筆成功交易記錄,就可以在短短兩分鐘之內把你支付賬戶里的存款全部吞掉。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以游戲點卡售賣為例,情況好的時候,一天會有幾十筆交易,單筆交易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個被活躍運作的釣魚網站,每個月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得近千筆的非法交易。
在采訪中,齊向東告訴記者,目前每天活躍在網上的釣魚網站數量超過10萬家。而據360最近一周的統(tǒng)計顯示,由于受學校開學等因素的影響,網絡釣魚更是急劇增長,達到了190.60%。另據統(tǒng)計,全球“釣魚”案件自2005年始,正在以每年高于200%的速度增長,受騙用戶高達5%。“而據金山網盾數據中心2009年的統(tǒng)計,09年11月,每日新發(fā)現(xiàn)的釣魚網站數量都在300個左右,其中80%的釣魚網站都會被買家或者賣家點擊,在被網購用戶點擊到的這240個釣魚網站中有20%-30%交易成功。隨著網絡釣魚在2010年瘋狂地肆虐,這個數字更會翻倍地在增加,現(xiàn)在一天的增長可能多達近千個。
網絡釣魚黑色產業(yè)鏈已成一條龍
釣魚網站從早期的假冒銀行、假冒郵箱的網站,到近年來,多種發(fā)端于互聯(lián)網的“網絡釣魚騙局”的出現(xiàn),隨之發(fā)展起來的是越來越趨成熟的“網絡釣魚”產業(yè)鏈,360副總齊向東在采訪中表示目目前每天活躍在網上的釣魚網站數量超過10萬家,早已形成了“設計——傳播——實施”一條龍的完整地下產業(yè)鏈,其產業(yè)鏈規(guī)模非常龐大,已經超過了木馬產業(yè):首先在制作釣魚網站的環(huán)節(jié),已有專門代理銷售各類釣魚網站模板的不法團伙、不法分子甚至還會租用國外的服務器和網絡空間來建立釣魚網站;在傳播釣魚網站環(huán)節(jié),有不良的網址導航站專門為釣魚網站發(fā)布廣告、還有流量聯(lián)盟推廣釣魚網站、甚至有些存在明顯欺詐行為的釣魚網站購買了搜索引擎的推廣位置;而在實施釣魚詐騙行為的環(huán)節(jié),有專門辦理假身份證、銀行卡,還有4006電話等相關業(yè)務的團伙,使釣魚網站更具欺騙性,在騙取金錢利益的同時逃避法律制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