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在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災區(qū),工作船正在清理泄漏的原油。4月20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東南約82公里處海面的一座鉆井平臺發(fā)生爆炸并引發(fā)大火;饎莩掷m(xù)大約36小時后,平臺沉入墨西哥灣,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造成大面積原油污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稱這次原油泄漏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環(huán)境災難,美政府將盡其所能阻止災難擴大。新華社/路透
英國石油公司內部調查顯示,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爆炸由一個甲烷氣泡引發(fā)。
另外,漏油最后一道防線“防噴閥”先前發(fā)生過失效的狀況。
禍起氣泡
作為“深水地平線”租用方,英國石油公司加緊調查“深水地平線”爆炸原因。
美聯(lián)社8日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教授羅伯特·貝亞的數名企業(yè)界朋友向他征詢意見時,交給他英國石油公司部分調查記錄。
這些記錄包括兩篇文檔和一段錄音,以數名鉆井平臺工人為詢問對象。貝亞向美聯(lián)社記者詳細描述了記錄內容。
貝亞是美國國家工程院負責石油管道安全的小組成員,20世紀90年代擔任英國石油公司風險評估顧問。
根據這些記錄,貝亞還原了爆炸前后過程。
工人在鉆井底部設置并測試一處水泥封口,隨后降低鉆桿內部壓力,試圖再設一處水泥封口。這時,設置封口時引起的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促成一個甲烷氣泡生成,導致這處封口遭破壞。
甲烷在海底通常處于晶體狀態(tài)。深海鉆井平臺作業(yè)時經常碰到甲烷晶體。
這個甲烷氣泡從鉆桿底部高壓處上升到低壓處,突破數處安全屏障。
“一個小氣泡變成一個相當大的氣泡,”貝亞說,“逐漸擴大的氣泡就像一門大炮,向你臉上噴氣。”
“氣云”罩頂
貝亞說,4月20日事發(fā)時,鉆井平臺上的工人觀察到鉆桿突然噴氣,隨后氣體和原油冒上來。
氣體涌向一處有易燃物的房間,在那里發(fā)生第一起爆炸!半S后發(fā)生一系列爆炸,點燃冒上來的原油,”他說。
一段詢問記錄顯示,當時升起一片“氣云”,罩住“深水地平線”。鉆臺大型引擎隨即爆炸。詢問對象說,引擎爆炸點燃鉆臺,“到處都是火”。
爆炸起火大約36小時后,“深水地平線”沉入墨西哥灣。一些英國石油公司管理人員受傷,9名鉆臺員工和兩名工程師死亡。
“當時慘狀肯定如同置身地獄,”貝亞說。這名現(xiàn)年73歲的石油業(yè)“老兵”說到這里流淚。他說,這是“失望和憤怒的淚水”。
英國石油公司發(fā)言人約翰·柯里7日晚不愿談論事故起因!拔覀兊却嬲{查,查出全部事實。”
閥門失效
“深水地平線”沉沒后大量漏油,威脅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座鉆井平臺配備的“防噴閥”也成為調查重點。
一個“防噴閥”大如一輛雙層公交車,重290噸。作為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屏障,“防噴閥”安裝在井口處,在發(fā)生漏油后關閉油管。但“深水地平線”的“防噴閥”并未正常啟動。(來源:新華網) “深水地平線”裝備一套自動備用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應在工人未能啟動“防噴閥”時激活它,但當時也沒有發(fā)揮作用。
事發(fā)后,英國石油公司企圖借助水下機器人啟動“防噴閥”,未能奏效。
美聯(lián)社報道,自從聯(lián)邦政府監(jiān)管人員放松設備檢測后,數年間數座鉆井平臺的“防噴閥”未能發(fā)揮應有作用。
內政部礦產資源管理局接到的事故報告顯示,至少14起事故原因與“防噴閥”有關。這些事故多數發(fā)生于2004年以后。
聯(lián)邦政府監(jiān)管人員說,他們會檢查數座鉆井平臺的“防噴閥”是否可靠。國會則打算就“防噴閥”可靠性舉行聽證會。
“這種安全閥并非那么安全,”聯(lián)邦參議員瑪麗亞·坎特韋爾說,業(yè)界明知“防噴閥”有時失效,使用時卻心存僥幸。(吳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