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濟寧訊(記者 黃小娟 通訊員 王慎賢) “丟包詐騙”是目前詐騙分子使用頻率較高的詐騙方法,受害群眾受損少則幾百元、數(shù)千元,多則上萬元,甚至是一生的積蓄,給許多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如何有效防范“丟包詐騙”,魚臺警方結(jié)合近期偵破的一些典型案例,對“丟包詐騙”案件的特點、方式及防控對策進行解析,以期廣大市民若遇此情況,謹防受騙上當(dāng)。
丟包詐騙行為的基本特征
“丟包詐騙”作案者大多是2人以上,行騙時,一個騙子會先在受害者面前丟下“錢包”或信封等物品。隨即另一名或多名騙子會裝成“過路人”將包撿起,然后當(dāng)著受害者的面展示里面的錢物,并主動提出“見者有份”,與受害人共同分掉錢物。隨后,先前丟包的騙子會折身回來,要求對受害者和“過路人”進行搜身。受害者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會將自己身上的財物全部暴露出來。此時,騙子們就會順手牽羊或強行搶劫,將受害人的財物騙走或搶走。
詐騙分子或則慌稱掉在路上的包內(nèi)有銀行卡,要求對受害者和“過路人”進行搜身,如果發(fā)現(xiàn)受害者身上有銀行卡,騙子就會以查看銀行卡為幌子,以同樣的卡迅速調(diào)換受害者的銀行卡,并以證明其清白為由,誘騙受害者說出銀行卡密碼,隨后從銀行盜走受害者卡上的現(xiàn)金。
另外一種情況是騙子裝成的“過路人”會在先前丟包騙子折身回來之前,把撿到的“錢包”給受害者,要求受害者幫著藏好,并讓受害者拿點錢或值錢的東西作為抵押。受害者貪圖小利,便會盡傾身上所有財物給“過路人”,以得到裝了不少現(xiàn)金的“錢包”,而“過路人”得到受害者的財物后則迅速逃離現(xiàn)場,等受害者打開“錢包”發(fā)現(xiàn)里面全是假鈔、冥幣時,方才知道受騙上當(dāng)。
防范“丟包詐騙”切莫心存貪念
“丟包詐騙”作案對象一般以中老年人、婦女和進城農(nóng)民為主,詐騙分子利用受騙對象誠實、善良、防范意識差或少數(shù)人貪小便宜的心理,對其進行詐騙。該類案件常常發(fā)生在城區(qū)的車站、出城路口、公交站牌附近、街頭巷尾等場所。
“丟包詐騙”詐騙者多為外地流竄人員,一般三五人一伙,得手即走,不利于抓捕。作案前騙子作了周密計劃,作案時充分贏得受騙者信任,為作案后脫身爭取了時間。不少受害者被騙后,因為怕被人嘲笑,沒有馬上報警,以致于警方難以及時掌握犯罪線索,失去了抓住騙子的大好機會。
當(dāng)你遇到有人在你面前“無意”中丟下一包東西,另一個人上前假意與你一起發(fā)現(xiàn)被丟的包,要求和你平分包內(nèi)的東西時,這時,請你千萬記住,騙子正在對你實施“丟包詐騙”,不要心存貪念。騙子實施“丟包詐騙”時,其中會把撿拾到的“錢包”給你,要你幫助藏好,然后再讓你拿點錢或值錢的東西作為抵押。這時,你要清楚騙子給你替他藏好的那個看似裝了不少錢的“錢包”,其實里面裝的全是假鈔、冥鈔或廢紙。對隨便檢查自己物品的人員要嚴辭拒絕,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語,不要輕易告訴他人自己銀行卡密碼,如發(fā)現(xiàn)有可疑人員或不法分子實施作案時,請及時與公安機關(guān)聯(lián)系。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