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不加節(jié)制,結賬時卻稱經費緊張欠賬不還,政府機關也吃上了“霸王餐”。日前,河南一飯店向媒體反映,濮陽市委辦公室在該處公款招待,共欠下13萬元飯錢,卻久拖不還。昨日,記者從濮陽市委辦公室證實,確有此事。記者還了解到,濮陽市委辦公室因此事“有損形象”,以“未經審核”為由發(fā)公函要求刊發(fā)稿件的黨報刪稿。
事情起因源于《河南日報》于9月29日刊登的一篇群眾來信,信中反映了濮陽市委辦公室欠桃園酒店13萬元飯錢沒有支付,而原酒店承包人無力償還酒店供貨商10萬余元貨款,從而導致供貨商生活困難的情況。因欠飯錢被媒體曝光,濮陽市委辦公室成為公眾關注焦點。
記者從當地媒體處了解到,濮陽市委辦公室于10月9日發(fā)公函至《河南日報》,對刊登的這封群眾來信提出異議。認為該報“刊發(fā)未經認真審核的文章,讓于法無據的問題見諸報端,有損我單位(濮陽市委辦)的形象,也不利于黨報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強烈要求從河南日報電子版上刪去該文章”。
晨報記者昨日向濮陽市委辦公室求證,對方承認確有此事。
飯店原承包人劉文明告訴記者,此事經媒體披露后,濮陽市委辦行政科的相關負責人于10月下旬找到他,向他提出了兩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一個是分期分批償還,但沒有具體時間;另一個則是將13萬元欠款打折,一次性償還八九萬元。
究竟何時能將欠下的飯錢結清?記者昨日又聯(lián)系了濮陽市委宣傳部,其工作人員稱了解情況后會給記者回復,然而,截至記者發(fā)稿前,仍未接到相關回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