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2月25日訊 記者從省防指獲悉,全省各地全力推進抗旱“雙保”工作,2月25日投入抗旱人數507萬人、運水車輛1.2萬輛、機電井39萬眼、泵站5335處。目前,全省已累計春灌2312萬畝次,仍有3401萬畝農作物受旱,重旱890萬畝。
截至目前,全省共投入資金26億元用于支持抗旱服務隊建設、應急工程建設和群眾抗旱澆麥。全省共整治修復灌溉渠道1.7萬條、4.35萬公里,修復和新打機井3.9萬眼,組織應急送水隊伍134萬人(次)、18萬臺(次)送水車輛,解決了92.85萬人、24.95萬頭大牲畜的臨時性飲水困難。
此外,國土資源系統(tǒng)籌資3億元,組織500臺鉆機在山丘區(qū)進行抗旱打井。氣象部門積極組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農業(yè)部門組織上萬名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科學抗旱。
據氣象預測,上半年我省降水偏少,近日雖然有一次大范圍降雨過程,但降水量不大,旱情仍難以完全解除。省水利廳廳長杜昌文表示,就目前情況看,最為緊迫的任務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為飲水困難群眾應急送水。在前期采取措施解決90萬人飲水困難的情況下,又因持續(xù)干旱新增的74萬人飲水困難問題正待解決。二是加大應急打井抗旱的力度。目前全省450座小型水庫干涸,536條河道斷流,7.7萬機電井出水不足,地下水位全省平均比汛末下降0.58米。全省需新打機井5.8萬眼,其中農田灌溉井50658眼,主要由水利抗旱服務隊承擔,現(xiàn)已完成2.3萬眼;解決飲水困難需新打機井7300多眼,國土資源部門擬承擔2000眼,給水工程團擬承擔158眼,其余任務正在協(xié)調落實。三是抓緊疏通整治灌溉渠道。因春灌開始,灌溉渠道整治疏通任務異常緊迫,最關鍵的是濟南、淄博、棗莊、煙臺、臨沂、聊城6市的171條、1865公里灌溉渠道,其中110條已展開施工,尚有61條正在落實之中。記者 張海峰 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