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在大力興建各類保障房的同時,著力完善保障房分配供應機制,嚴把準入退出關卡,科學應對需求層次,確保保障房公平有序地分配給最需要保障的人群。
在濟寧市嘉祥縣,正在進行的經濟適用房集體申購中,有12名申購人被退回申請,原來當地主管部門經調查發(fā)現,這12名申購人不符合申購標準。
濟寧市嘉祥縣房產管理局保障性住房辦公室副主任崔建兵介紹說,家庭的收入情況、之前是否有房產以及是否有私家車,這都成為申請保障性住房的考量。嚴把準入關的同時,各地還積極探索合理完善的退出機制,使有限資源效用最大化。青島市啟動了對在保對象的動態(tài)跟蹤服務系統(tǒng),保障房管理中心委托房產經營單位不定期對在保人員跟蹤復核,如發(fā)現超保行為,監(jiān)管部門及時采取措施,促其退出保障房。
青島市住房和保障中心廉租住房保障處處長陸杰榮表示,對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他們采取經濟和法律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其退出,對不符合條件的,給與一定的過渡期,過渡期按市場租金收繳房租,過渡期后仍沒有退出的,按市場租金上浮30%收繳房租,這樣就可以騰出資源,解決新申請的符合條件的家庭。去年青島市保障房動態(tài)跟蹤服務系統(tǒng)共勸退5戶購買經濟適用房的家庭。
今年山東計劃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32.43萬套,是2010年任務的2.9倍。為確保做到應保盡保,山東將在全省聯網建立房地產信息查詢系統(tǒng),初步建立數字化動態(tài)管理保障房的模式。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吳英介紹說,有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有公開、公正、規(guī)范的運作,另外還有嚴格的準入退出機制,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保證把這個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售、配租到最需要的家庭。實事辦實,好事還要辦好。從廉租房到公共租賃房,山東正搭建市場和保障相結合的住房體系,形成梯級消費模式,滿足不同收入城鄉(xiāng)居民住房需求。
煙臺市民劉強章目前申請了按份共有產權保障房,他以成本價購買了所申請房屋60%的產權,五年后如符合審核條件,補交房款后就可獲得房子的全部產權。
煙臺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遲喬告訴記者,這部分錢收上來以后,將會用于下一步保障性房的滾動發(fā)展,以使更多的家庭受益。這張圖表顯示的是目前山東的住房保障模式,從限價商品房到廉租房,分為五級,每級都有嚴格的申請標準。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吳英介紹說,對住房保障總體目標應該是對各類保障群體,按照要求做到應保盡保,滿足不同層次的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需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