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3月22日訊(記者 劉紅杰 通訊員 李振青) 日本地震、海嘯、核電站事故后,膠東半島的魚蝦是否安全,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日,山東省海洋與漁業(yè)廳邀請有關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到目前為止,日本核事故尚未對我省漁業(yè)產生影響。
有關專家介紹說,核泄漏對我省的影響主要存在以下潛在途徑:海流等海洋水動力傳送、大氣擴散、生物攜帶。經過專家分析,這三種途徑都不會對我省水產品質量產生影響。
據(jù)了解,我省是漁業(yè)大省,也是出口大省,上市水產品主要來源于我省養(yǎng)殖和捕撈生產。
養(yǎng)殖生產集中在近岸海域;捕撈生產分近海和遠洋,近海捕撈產品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集中在我國的黃渤海,主要洄游性經濟魚類的洄游路線均遠離日本東海岸核泄漏區(qū);遠洋漁業(yè)作業(yè)區(qū)域在大西洋、南太平洋公海、西非、厄瓜多爾及秘魯海域。
而日本是水產品進口大國,也是我省主要出口市場,對日出口貿易約占全省水產品出口的30%。由于關稅等影響,山東很少由日本進口水產品。目前我省市場銷售的水產品不受核污染影響,可放心食用,且多吃魚蝦、刺參、海帶等有益于健康,增強人體免疫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