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有自閉癥的港港(化名)從小就有美術天賦,現(xiàn)在他的作品已經(jīng)很出色。記者 王濱 攝

曾月在以琳自閉兒訓練部做志愿者。(資料照片)
他們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fā)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就是自閉癥患者。4月2日是第四個“世界自閉癥日”,記者探訪島城最大自閉癥康復機構發(fā)現(xiàn),自閉癥康復領域正面臨師資缺乏、政策扶持不足等困境。為了讓國內更多自閉癥患兒得到妥善救助,17歲的青島女孩曾月收集了歐美治療自閉癥的先進經(jīng)驗寄給溫總理,建議加大對自閉癥群體的救助力度。
三代單傳5歲才叫“媽媽”
“我兒子剛出生時虎頭虎腦,誰也沒想到兩年后會被確診為自閉癥。”提及5歲的兒子嘉嘉,專程從山西來青給孩子做康復訓練的于女士泣不成聲。
據(jù)于女士介紹 ,2006年嘉嘉剛出生時和其他嬰兒沒什么區(qū)別,幾個月開始咿呀學語,一歲多點兒就能蹣跚走路,“看上去比同齡孩子還要健壯”。這讓這個三代單傳的工薪家庭整日充滿了歡樂。但嘉嘉在一歲半時突然不再說話了,無論家人怎么逗他,孩子都充耳不聞獨自玩耍。“他整天抱著個布娃娃,一會兒看不到就會哇哇大哭。”于女士說,剛開始還以為是小孩任性所致,后來才發(fā)現(xiàn)哭聲近乎歇斯底里,有時甚至能背過氣去。到當?shù)氐膬和t(yī)院一檢查,醫(yī)生確定嘉嘉屬于自閉癥患兒。
隨后的兩年中,夫婦倆走遍了國內多個大城市為嘉嘉治療,結果一次次失望而歸。久而久之,連丈夫也不愿在嘉嘉身上再花費心血,多次勸她再生一個,但都被她拒絕了。
“如果連我們也放棄了,孩子就更沒指望了。”于女士說。慕名來青島做了一個月的康復訓練后,5歲的嘉嘉生平第一次清晰地叫出了“爸爸”、“媽媽”。于女士說,那一刻她喜極而泣!u城自閉癥患兒超過四千
事實上,目前像于女士這樣的家庭,國內還有很多 。像嘉嘉這樣的自閉癥患兒,僅在以琳自閉兒訓練部(以下簡稱“以琳”)就有近300名。同時,還有1400余名國內各地的自閉癥患兒,在網(wǎng)上報名排隊等待前來接受康復訓練。
“由于目前國內尚未做過全面篩查,到底有多少自閉癥患兒尚不清楚。”4月1日上午,以琳創(chuàng)始人方靜介紹說,按照美國相關機構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 ,平均每97名兒童里面就有一名自閉癥患兒;而歐洲多數(shù)國家認為,自閉癥患兒占到兒童人口的 167分之一。“目前國內自閉癥研究機構普遍認可的比例是110:1,即每110名兒童里面就有一名自閉癥患兒。”
島城目前到底有多少自閉癥兒童,民政部門尚未發(fā)布確切的數(shù)據(jù) 。但青島市慈善總會日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稱,全國自閉癥患兒人數(shù)已達100多萬,且發(fā)病率在逐年上升,僅本市就有4000多名自閉癥患兒。
兩成自閉兒康復后入園
“自閉癥患兒的數(shù)量確實呈逐年增多的趨勢。”以琳創(chuàng)始人方靜介紹,目前國內市級以上醫(yī)院就可診斷出自閉癥,使得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兒童被發(fā)現(xiàn)并診斷。再加上整個社會對自閉癥群體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很多人開始接受自閉癥是種精神疾病這個事實。“以往自閉癥患者往往被看做是傻子,對這個群體比較歧視,家長一般也回避孩子的病情。”方靜說,國內對自閉癥的研究起步很晚,直到2007年國家殘聯(lián)才將自閉癥人群納入殘疾人范疇,同年開始在全國各地推行試點,開展康復訓練。
2000年,自身也是一名自閉癥患兒母親的方靜,創(chuàng)辦了青島市市北區(qū)自閉癥研究會以琳自閉兒訓練部,開始給這些自閉癥兒童設計康復訓練課程。十年過去了,不僅方靜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學,以琳也累計培訓了自閉癥兒童4100余人,其中20%~25%的兒童能夠正常進入幼兒園學習。“表面上看這個數(shù)字不起眼,但這已經(jīng)比國外的平均標準高出了10個百分點。”方靜說。
民營康復機構缺人缺錢
方靜介紹,3歲到6歲是自閉癥患兒的最佳康復時間,必須給患兒設計系統(tǒng)課程并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康復的機會才最多。“以琳的特教老師每人最多只能帶兩名孩子,目前只有150名教師。”方靜說,由于目前國內開設有特殊教育專業(yè)的高校不足10所,特教教師極為緊缺。“而接受一段時間康復治療后,自閉癥患兒還會出現(xiàn)反彈的狀況。”方靜說,在目前的康復訓練過程中,她特意要求家長參與進來,掌握康復訓練的技巧和方法,以此來保證自閉癥患兒的康復效果。
“資金短缺是民營自閉癥康復機構遇到的另一大難題。”方靜介紹,除了支付教師的工資,還有場地的租賃費、康復設備投入、水電費等。方靜稱,目前我國還缺乏對民營自閉癥康復機構的政策扶持,對幼兒園等機構不征收營業(yè)稅,對服務于自閉癥兒童的康復機構卻要征收營業(yè)稅。但令方靜感到備受鼓舞的是,島城各界對自閉癥群體的關愛日增。凡是在8家定點機構接受康復訓練的本市戶籍1歲~9歲的自閉癥兒童,市財政會每人每月給予700元補貼。到以琳幫扶自閉癥患兒的義工隊伍也日益壯大,十年間先后有400多位義工在這里服務過,有的義工走出國門后還在繼續(xù)關愛著這些自閉癥兒童! 鲋驹刚吖适
為幫自閉兒童,她給總理寫信
演講呼吁關愛自閉兒
如果不是在QQ 上聊了幾個小時,很難想象一個17歲的青島女孩,居然對家鄉(xiāng)的自閉癥兒童投入這么多精力。200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還在青大附中讀初中的曾月志愿到以琳做義工,在那里,曾月深深體會到自閉癥孩子家長的艱辛,也被他們在絕望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奉獻精神所打動。
后來,憑借出色的英語和交流能力,曾月經(jīng)常在以琳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特教專家和慈善家,2009年還當選為青島以琳的愛心大使。2010年6月,曾月在“中央電視臺希望英語演講風采大賽”總決賽時演講,呼吁社會各界幫助自閉癥兒童獲得教育。她的演講打動了評委和觀眾,最終奪得高中組全國總冠軍。
細心收集美國經(jīng)驗
2010年9月,曾月考入美國著名的菲利普斯安多福高中。在美學習期間,曾月訪問了美國多家自閉癥康復研究機構,了解到許多有關自閉癥診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過走訪曾月發(fā)現(xiàn),在美國,家庭醫(yī)生或兒童醫(yī)生會對出生后的孩子持續(xù)跟蹤,并進行自閉癥診斷專業(yè)的測試。這樣,孩子們的病情能夠被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治療和康復效果也好很多。更讓曾月驚訝的是,美國自閉癥孩子的康復培訓都是由專業(yè)的老師和醫(yī)生負責的,家長基本上不參與。家長被充分地解放出來,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很少家庭出現(xiàn)“因病致窮”的現(xiàn)象。
致信總理提出建議
在今年“世界自閉癥日”前夕,身在美國的曾月致信溫家寶總理。她在信中建議,政府應盡快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摸清自閉癥兒童的準確人數(shù)和分布情況,以便及時提供有效的幫助。同時,建議盡快建立國家主導的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體系,培養(yǎng)大批合格的專業(yè)老師,讓更多的自閉癥兒童得到康復訓練的機會。
“我希望全社會都行動起來,讓每一位自閉癥兒童的生命尊嚴和權益都能獲得更有力的保障。”曾月說。
記者 馬正拓
■新聞追蹤
自閉癥患兒中不乏天才少年
3月31日,本報刊發(fā)了《星星的孩子》一文后,許多家長致電本報,咨詢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具有自閉癥傾向,在生活中怎樣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帶著家長們的疑問,記者采訪了島城一些專業(yè)醫(yī)療機構的專家和自閉癥康復機構。
自閉兩三歲就能發(fā)現(xiàn)
青島市兒童醫(yī)院心理科醫(yī)生周長虹介紹,家長在孩子2歲~3歲時就能發(fā)現(xiàn)他們是否有自閉癥傾向。比如,有些孩子相比同齡孩子說話晚、不愛與他人交往、獨自玩耍不合群、對于別人的叫喊沒有反應;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行為有時候非?贪、喜歡不停地轉動物體等。
對于自閉癥的病因,目前世界醫(yī)學還不能作出確切的解釋。研究發(fā)現(xiàn),自閉癥與基因及母親在懷孕期間發(fā)病和用藥有一定關系。作為家長,不能僅從孩子生活中的異常行為來判斷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癥,一定要到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進行診斷,并盡早進行康復治療等干預。
個別孩子顯超常才智
周大夫向記者介紹 ,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等世界名人,也都是自閉癥患者。他們屬于高功能型自閉癥,即在某一方面具有“超常人”的能力。
“咱們身邊的孩子不少是低功能型自閉癥,但是不乏有的孩子在某一方面特別優(yōu)秀。”從事自閉癥康復訓練工作的徐萍說。記者在金色兒童康復中心采訪時注意到,14歲的小杰(化名)智商只有7歲兒童的水平,但給他一個日期,他很快就能說出是星期幾。患有自閉癥的港港(化名)從小就有美術天賦,除了進行日常的康復訓練外,他會拿起畫筆在家中畫上一天,現(xiàn)在他的作品已經(jīng)很出色。
可撥96663獻愛心
不少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和康復機構的專業(yè)人士表示,如果社會上能夠有愛心人士及學生與這些自閉癥孩子結對子,在周末等空閑時間過來看看孩子,或者春暖花開時帶孩子一起出去玩,形成長期的幫扶關系,可以耳濡目染、循序漸進地影響自閉癥孩子,讓他們更好地向正常社會生活靠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