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記者在經六路邊一個小巷子里發(fā)現了一個銷售自釀啤酒的小攤。記者看到,在巷口立著一個高兩米左右,兩人才能環(huán)抱的不銹鋼酒桶,酒桶的上部落滿灰塵,桶壁上貼著“自釀啤酒,1.7元一杯”。
當記者詢問這里的自釀啤酒從哪里釀造時,這個攤點的廚師并不知道記者身份,說這里的啤酒根本不是自釀的,而是從某家啤酒廠進的。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時,卻得到了“哪里有什么自釀的,都是進的!”一類不耐煩的回答。
在鳳凰山路上,記者看到一家小店鋪也打出自釀啤酒的招牌。十平方米不到的店門口豎著一個容量約為1000L的不銹鋼啤酒桶,上面標著“自釀啤酒”!懊刻觳畈欢嗄苜u大半桶吧,每杯一塊七!崩习迥镞告訴記者,這啤酒是自己釀造的,但是釀造車間不在店里,釀好后再運到店里。這個小店鋪的衛(wèi)生狀況不怎么好。店主表示自己是有生產許可證的,但記者注意到店內并沒有懸掛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而且店主也沒拿出來給記者看。
記者走訪了花園路上的兩家自助餐廳。其中一家自助餐廳賣自釀啤酒,餐廳里有兩個大酒罐,前來接啤酒的顧客反映口感不錯。餐廳的盧經理告訴記者,這兩個大啤酒罐分別是糖化鍋和發(fā)酵罐,該餐廳所供應的啤酒是自己釀造的。餐廳的釀酒師介紹,釀造高質量、口感好的扎啤對釀造技術、原料有較高要求,F在一些路邊攤所謂自釀扎啤都是小作坊做的,普遍衛(wèi)生條件差、質量不過關。這些小攤只不過想打出自釀扎啤的招牌招攬顧客。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