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2008年,曾有報道稱一些礦泉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如今,十年過去了,“溴酸鹽”依舊沒有走出人們的視野。
據新華網消息,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布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yè)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yōu)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
景友礦泉水被檢出含溴酸鹽
新華網消息,鄂爾多斯市景友鴻鵠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過大打“沙漠牌”,重金宣傳和包裝“景友”沙漠優(yōu)質水,短短幾年就名聲遠播。這家企業(yè)聲稱其產品來自北緯40度世界公認的牛奶和礦泉水的優(yōu)質生產帶,是一種偏堿性的“純天然沙漠水”。
然而,正當“景友”沙漠水準備進軍全國市場之時,卻陷入“致癌水”危機之中。目前,該企業(yè)正處于“停產整頓”狀態(tài)。
內蒙古自治區(qū)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鄭玉山坦言,國內一些中小企業(yè)生產飲用水的工藝很簡單,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業(yè)可以擅自調高臭氧濃度或延長臭氧滅菌時間,造成溴酸鹽過量,但檢測卻有難度。
看來,“新國標”實施兩年多來,并沒有管住溴酸鹽超標問題。
哈藥純中純飲用水含致癌物
據新京報報道,9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一項針對瓶(桶)裝飲用水產品質量抽查結果顯示,哈藥六廠生產的20110311批“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350ml)溴酸鹽超標。溴酸鹽在國際上被認定為潛在致癌物,是礦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經過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產品。
哈藥股份于上周六發(fā)布公告稱,已于6月11日停止“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生產,并對該批產品進行了召回。哈藥股份還對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向公眾和投資方致歉。
考驗監(jiān)管
說到底,飲用水安全還是個市場誠信問題。不過鑒于飲用水市場的胡亂,一些企業(yè)缺乏誠信經營和產品質量,因而要保證市民喝上放心水,須加大監(jiān)管,避免個別企業(yè)的存在僥幸心理,出現冒險觸碰道德底線的行為。
何為溴酸鹽?
溴酸鹽是溴酸HBrO3的鹽類,難溶于水,受熱都易分解。溴酸鹽在國際上被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它是礦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經過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產物。隨著中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以及國家去年開始為礦泉水新標準征集意見,這個隱藏在中國飲用水行業(yè)中10余年的“秘密”浮出水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