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后當地居民住進政府準備好的帳篷里
時隔6年,杜家臺再次開閘。打開閘口的那一刻,比原計劃遲了30分鐘。
漢江滔滔洪水一刻不停拍打著大堤,分流還是不分流?艱難的抉擇背后是刻不容緩的緊迫?杉幢惴至鞯拿钜严拢腥硕歼希望再堅持一會,就像戰(zhàn)場上的離別,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扔下每一個戰(zhàn)友。
從昨日凌晨3時50分至中午12時30分,杜家臺分流的命令幾經會商權衡后終于下達。整整一夜,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大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水位數字,似重拳敲在每個決策者的心頭。這是最漫長的一夜,也是最果敢的一夜。
仙桃接近保證水位
凌晨3時50分,省長、省防指指揮長王國生在聽取水利廳廳長王忠法的匯報。水文數據顯示,漢江仙桃站水位正快速逼近保證水位,最快1小時漲3厘米。而仙桃上游的潛江和下游的漢川,與保證水位差距都較大。“為什么在仙桃這,漢江突然鼓起來了?”王國生問道。
長江委防辦主任吳道喜解釋,漢江江面從上游至下游形成一個漏斗狀,襄陽江面最寬近3公里,到仙桃江面只有400多米,而漢川江面最窄不足200米。上游泄洪后,大量水擠入下游狹窄河道,導致漢江仙桃流量達10600立方米/秒,而漢川流量卻只有9700立方米/秒。“多出的流量不能及時下泄,就在仙桃段滯留,導致水位快速攀升。”
漢江仙桃段歷史最高水位出現在1984年,達36.24米。而按照昨日凌晨水位增幅,仙桃水位甚至可能突破36.4米。“水位一旦超過歷史,很多情況可能無法預料,將會給防汛帶來更大壓力。”省防辦副主任胡正選表示。
老邁涵閘能否堅持3天
吳道喜分析,隨著丹江口水庫從20日夜間陸續(xù)關閉3個閘孔,最多3天后仙桃水位就會回落。“但是按照目前仙桃水位的增速,可能不一定扛得住。”王忠法憂心忡忡。“達到36.3米后,仙桃水位就超過了歷史記錄,雖然目前漢江堤防暫未出現險情,但在如此高水位和高流速的洪水壓力下,3天里會不會有險情,誰也無法預料。”王忠法繼續(xù)說道。
除了水位,更令人擔心的是杜家臺閘。省水利廳副廳長吳克剛說,杜家臺閘建于1956年,55年來僅在1993年進行過上部機電系統(tǒng)加固,下部閘門目前存在漏水問題,阻滑板已有50多條裂縫,屬于病險涵閘。
經省防指及長江委專家論證,杜家臺閘設計洪水位35.12米,最高運行水位不能高于35.60米。而昨晨5時,杜家臺閘前水位已漲至35.55米。55歲帶病運行的杜家臺閘,還能挺多久?
分流形勢要好于去年汛期
按漢江仙桃水位的漲勢,杜家臺閘口突破最高運行水位的時刻很快會來臨。如果發(fā)生了“倒閘”的重大險情,那么洪峰突破閘口后的流量將達5000立方米/秒,整個行洪道沿線民垸百姓都將受到洪水威脅。
5時44分,仙桃水位達36.2米的保證水位,形勢更加緊迫。主動分洪的意見漸漸占據主導。胡正選表示,杜家臺今年形勢與去年完全不同,去年兩江洪水夾擊,即使分洪,洪水也無法匯入長江,轉移群眾將半個多月無法返家。今年長江水位比去年同期低7米左右,只要控制好下泄量,洪水不會溢出行洪道而危及沿岸民垸。而且即使分流,持續(xù)時間也只有3天左右,造成損失要小。此外,18日省防指已下文要求武漢、仙桃兩市做好分流準備,準備應該說相當充分。
吳克剛表示,目前東荊河也全線緊張,而且東荊河分流對降低仙桃水位沒有迅速有效的作用。“達到要求應當分流而不分,如出現險情無法對人民交代。”
堅持到最后一刻的決定
會商繼續(xù)緊張進行,轉眼天色已微明。副省長、省防指常務副指揮長趙斌提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是最關鍵一次會商,應急要與謀遠結合。”趙斌表示,主動分洪總比被動倒壩要好。他建議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嚴防死守,一方面把握時機主動分洪。
凌晨5時許,省委書記、省防指政委李鴻忠緊急趕至參加會商。聽完各方意見后,6時15分,李鴻忠撥通了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fā)的電話:“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后杜家臺情況十分危急,一定要做好準備,干部要動員到村,隨時準備轉移群眾。”
7時32分,仙桃水位短暫回落后重新上升,李鴻忠要求武漢、仙桃兩市開始轉移群眾,暫定中午12時分流,務必在中午12時前完成全部準備工作。同時,李鴻忠握著筆,表情凝重在起草好的分流請示上簽名,發(fā)往長江委。8時20分,仙桃水位重新升至保證水位以上,李鴻忠與王國生、趙斌緊急趕赴仙桃。
11時20分,長江委的批文送達,原則同意杜家臺的分流申請。但要求再度充分論證,不到最后一刻,不是完全必要,一定要慎重啟動分流措施。
在仙桃前線指揮部,決策者們還在做最后的會商……
經過再次充分論證,12時30分,指示杜家臺開閘的信號槍劃過天空,奔騰漢江水進入分洪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