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2日)是藏歷水龍新年第一天。隨著新年臨近,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藏族同胞已開始享受法定假期,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在北京已經(jīng)工作和生活了26年的旦增先生是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一位學者。他告訴記者:“在京的藏族基本上按照西藏藏區(qū)的習俗來過的。過節(jié)的氣氛比較濃,我們能享受到固定的假期。我們這還有個特點是不僅是藏族,我們單位的其他民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納西族,都在一起過年,不管去了哪家,都知道是藏歷新年的第一天,都會熱情的開門迎接我們,送上新年的祝語。”
藏歷新年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盛大的節(jié)日。按照傳統(tǒng),藏歷新年從藏歷12月29日開始,晚上家家戶戶要團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團肉粥),以此辭舊迎新,祈求太平康樂。旦增說,在他的老家拉薩,大家要準備“切瑪”(可食供品,用酥油糌粑等做成)、“卡賽”(油炸面食),家家戶戶置辦年貨、打掃房間,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古突”,然后驅趕惡魔,寓意著迎來吉祥的新年。
同樣來自拉薩的16歲藏族女孩格桑卓嘎是西藏中學的一名學生。今年是她第一次在北京過新年。格桑卓嘎說,在新年期間,學校為他們準備了游園會、跳舞比賽等豐富的節(jié)目,還可以和同學老師一起準備“切瑪”、吃“古突”。雖然很想念家鄉(xiāng),但是這樣的準備讓她感覺在家里一樣溫暖。
格桑卓嘎說:“在新年期間學校給我們組織很多活動,讓我們在新年里過的很充實,很熱鬧,讓我們過的像家里的感覺。”
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在京工作、學習、生活的各界藏族同胞及有關人士20日還在北京舉行了新年茶話會,共賀新年。茶話會上,大家以藏族的傳統(tǒng)風格互獻哈達,互敬祝福。
西藏自治區(qū)常務副主席吳英杰代表西藏自治區(qū)政府向所有藏族同胞致以節(jié)日的祝福。他說,一年來,西藏各項事業(yè)取得進步,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吳英杰說:“一年來,西藏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可喜成績,西藏全區(qū)生產(chǎn)總值達到6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6%;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實現(xiàn)寺廟在編僧尼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全覆蓋。”
吳英杰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西藏會繼續(xù)改善民生,提高各藏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水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