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城市用地的緊張,城區(qū)中小學陷入“無地可用”的為難,青島一些老城區(qū)的中小學學生“蜷縮”在一個角落里,甚至連最基礎的體育課都不能保證。
地處繁榮市區(qū)的青島一中是因受到地理地位和學校面積的制約,2006年底在三層樓頂建起了一座多功效運動場(如圖)。無獨有偶,在今年3月,重慶路第二小學也傳出將建設“空中操場”的消息。重慶路二小創(chuàng)立于1956 年,占地面積9012平方米,建筑面積3455平方米,教學主樓依山勢而建,學生運動場地分為東西兩個操場,高低落差近3米,低洼的操場像個大坑,逢下雨氣象易灌水,給學校師生的出行帶來不便。即使晴朗氣象,學生每天做操、如廁和課間運動都需要高低通過一處樓梯,存在必定安全隱患。
為盡快改良學生的運動環(huán)境,四方區(qū)教體局決定將下操場建起一個教學辦公樓,與該校的上操場平行連接,再利用屋面建設一個標準化操場,學生就可以在寬闊的“空中操場”運動了。該校副校長冷偉表現(xiàn):“空中操場計劃有200米的塑膠跑道,建一個小型足球場、 增加體育運動器械等?⒐ず,學校的兩個操場將合二為一,還將增加一處300平方米的辦公幫助用房,用于舞蹈、書法及多媒體教室。”通過學校項目計劃圖可以看出,操場的進出口跟校園接在一起,操場的另外三面是這些幫助教學用房的出入口,今秋新學期開學,“空中操場”就能竣工啟用。
中小學修建空中操場立體利用城市土地,堪稱開辟了合理用地新道路。但有專家擔心修建空中操場帶來安全問題,像青島一中這種建在樓頂上的操場的確容易讓家長對孩子的安全“頭暈目眩”。
省教導廳請求540人的小學用地面積不低于14047平方米,有160名學生的小學建筑面積不少于32359平方米,而實際上很多人數(shù)過千的小學的占地面積連10000平方米都沒達到。記者從市教導局頒布的名單上看到,燕兒島路第一小學占地面積7150 平方米,新昌路小學6700 平方米,新建的香港路小學也只有12000平方米,遠未達到省教導廳規(guī)定的標準,市北、四方、李滄也都有類似的情況。“學校通過修建空中操場擴大學生運動用地,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創(chuàng)新’?罩胁賵鲎盍钊藫牡氖瞧浒踩(guī)范問題,這種建筑必定要符合國家建筑安全規(guī)范標準,還要符合運動場地的安全規(guī)范請求。”一位教導人士說。
【消息鏈接】
新建中小學用地要優(yōu)先供給
6月30日,記者從青島市教導局懂得到,修正后的《青島市中小學校計劃建設和校舍場地管理措施》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實行。針對中小學用地緊張的問題,新措施規(guī)定新建、擴建中小學校的用地,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優(yōu)先供給。
據懂得,公辦中小學校的用地,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履行劃撥;民辦中小學校的用地,按照國家公益事業(yè)用地的規(guī)定履行。新區(qū)建設和舊城區(qū)改建中,按照計劃配套建設的初中、小學,應當與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應用。
此外,中小學校的建設用地面積標準,要嚴格按照國家、省的有關規(guī)定履行。舊城區(qū)改建和鎮(zhèn)村計劃建設中,區(qū)域內現(xiàn)有公辦中小學校用地未達到國家、省有關標準的,由教導、計劃、國土等部門按照教導設施專項計劃斷定學校用地,在區(qū)域建設中兼顧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