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總理維克托·蓬塔11日下令調查教育、研究、青年和體育部長伊萬·芒是否存在論文剽竊行為,承諾一旦屬實將讓他離職。
羅馬尼亞官員擔心,新政府宣誓才幾天,總理蓬塔的兩名教育部長人選均被指剽竊,羅馬尼亞在海外的學術形象將嚴重受損。
多方指控:
除了標題,其它幾乎都一樣
伊萬·芒現年53歲,是羅馬尼亞西北部的奧拉迪亞大學信息技術系教授,本月7日作為蓬塔領導的新政府成員宣誓就職。不久,羅馬比亞媒體刊登國外專家有關伊萬·芒涉嫌論文剽竊的質疑。
臺灣東海大學一名教授及日本信息技術專家下山武史(音譯)在給羅馬尼亞媒體的信件中指認,伊萬·芒的兩篇論文分別剽竊自兩人的論文片段,雖然標題不同,但有關運算法則、日期和文句均一致。
以色列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埃利·比哈姆在信件中說:“收到的不少電子郵件引起我注意,發(fā)現伊萬·芒先生……抄襲了我的(論文)原稿,還有其他人的論文。這確實是剽竊行為!
比哈姆指出,伊萬·芒的論文甚至原封不動地“剽竊”了他在論文打字過程中的文法錯誤。
總理尷尬:
前任才換走,你又出事
近年來,歐洲多國政壇曝出“剽竊門”。德國前國防部長卡爾-特奧多爾·楚·古滕貝格和匈牙利前總統(tǒng)施米特·帕爾相繼因論文剽竊辭職。
法新社報道,剽竊指控集中在教育部長身上,讓羅馬尼亞學術界更加憤怒。值得一提的是,剛剛上臺的總理蓬塔原本打算讓科麗娜·杜米特雷斯庫出任教育部長,但媒體發(fā)現杜米特雷斯庫的個人履歷存在問題,繼而曝出她涉嫌剽竊,總理蓬塔不得不在政府宣誓就職前一天改變主意,改讓伊萬·芒出任教育部長。
新政府上臺不滿4天,伊萬·芒陷入“剽竊門”,蓬塔被迫下令調查,要求最高學術機構羅馬尼亞科學院組成專家組,分析伊萬·芒論文是否存在剽竊行為,“如果這些指控被證明成立,將讓他離職”。
另外,羅馬尼亞科學研究機構主席德拉戈什·丘帕魯向法新社記者證實,羅馬尼亞全國道德委員會將調查伊萬·芒涉及的兩項剽竊指控。
自辯清白:
拷貝原稿是為了證明其價值
剽竊指控給伊萬·芒帶來社會各方壓力。
前教育部長達尼埃爾·富內留說,羅馬尼亞研究和教育界實施改革兩年來,剛剛取得一點成果,“我悲傷地發(fā)現,這些指控不幸屬實”。
法新社報道,富內留2009年至2012年任教育部長期間致力打擊國內學術剽竊和考試舞弊,改革措施獲得國際學術界稱贊。
“這(丑聞)對同樣作為研究人士的我來說非常痛苦,”作為總統(tǒng)特拉揚·伯塞斯庫顧問的富內留說,“我想這將嚴重打擊羅馬尼亞的海外形象,羅馬尼亞有不少高水平科學家,他們不喜歡這個部長。”
上月底在議會遭遇彈劾的執(zhí)政黨民主自由黨11日要求伊萬·芒主動辭職。
伊萬·芒否認論文剽竊指控,指認已經淪為反對黨的民主自由黨借機炒作,存在政治動機。
他說,論文引用外國專家原稿內容只是為了“驗證這些運算法則,顯示它們的價值”,“無關抄襲”,他所受的指控來源于“曾經掌管這個部門的一些人,他們懼怕失去控制權”。 據新華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