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男孩亂走動,列車長安排乘務員陪他玩手機游戲。
因為在家被父親揍,12歲的男孩從徐州“混”上火車離家出走。15日上午,男孩輾轉上了濟南開往青島的D6005次動車,在列車員的耐心詢問下,這名有語言障礙的男孩寫下了姑父的電話。最后,青島火車站的工作人員把他送上開往徐州的列車,傍晚其家人接到孩子后連聲感謝“青島的好人”。
小男孩獨自乘動車 列車員起疑忙詢問
“你家在濟南嗎?”“你多大了?上幾年級了?”15日上午9點,在從濟南開往青島的D6005次列車9號餐車內(nèi),列車長王文正在詢問坐在他對面的一個小男孩。原來,這個小男孩沒有大人陪同坐車,是他獨自一人“混”進了列車。
“8點40分,列車從濟南開動后,我巡邏到餐車時看到小男孩一個人坐在餐車里,沒有大人陪著。我就問他家長在哪個車廂,結果他搖搖頭,也不說話。”根據(jù)經(jīng)驗,王文猜測小孩是離家出走,于是開始耐心詢問。
王文以和藹、親切的語氣,問了小男孩好幾個問題,但小男孩始終一聲不吭,只是用點頭和搖頭來回答。當王文問小男孩家是不是在濟南時,男孩點了點頭;當問他幾歲時,男孩做出了“9”的手勢;再問他上幾年級時,他做出了一個“2”的手勢;當男孩問及他父母時,小男孩則一個勁兒地搖頭。
“看他的穿著應該是離家出走一兩天了,要是再聯(lián)系不上,到站了只能把他交給派出所。”眼看著問不出什么東西來,王文也顯得很著急。
工作人員輪番上陣 套出男孩家人電話
隨后,王文又從餐車拿了七八個小面包和一盒牛奶給他。小男孩看起來很餓的樣子,很快就把面包全吃完了。為了讓他說出聯(lián)系方式,列車工作人員輪流跟他溝通,“軟硬兼施”。
一位女工作人員蹲下來,和藹地與小男孩聊天,問他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可小男孩還是一語不發(fā)。“快把電話告訴我們,不然沒大人跟著你,你到外面去會挨揍的。”隨后,又有一位工作人員用“嚇唬”的語氣,想套出小男孩電話。
考慮到小男孩不說話,工作人員就在他面前放了一支筆和紙張,想讓他寫下來。拿到紙筆后,小男孩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陳桂(化名)和一串數(shù)字。當王文準備撥打這個電話時,發(fā)現(xiàn)電話號碼少了一個數(shù)字。于是,工作人員又和藹地和陳桂說話,讓他好好想想電話號碼。思考幾秒鐘后,陳桂又在后面添加了一個3。王文照著撥打后,對方說不認識這個男孩;隨后工作人員再次耐心地和小男孩溝通,讓他想想電話號碼。最后,陳桂將后面的3,改成了1。這一次,電話終于撥通了,對方稱是小男孩的姑父。
火車上愛心接力 男孩被送回老家
原來陳桂的家不在濟南,而是在江蘇徐州。王文告訴記者,接電話的是陳桂的姑父。對于陳桂離家出走一事,陳桂的姑父說家人還不知道,他立刻聯(lián)系陳桂的父親去青島接孩子。
從陳桂上車,到列車員聯(lián)系上他的姑父,期間用了近兩個小時。此時,列車也將要到達青島終點站。在列車上,陳桂似乎有些坐不住,一個勁兒地想往別的車廂跑。為了看住陳桂,王文專門安排了一個列車員,陪著陳桂玩。
當天上午11點15分,列車抵達青島,王文把陳桂移交給火車站客運值班室工作人員劉曉云,并留下陳桂姑父的電話。“本來是讓他姑父來接的,但孩子姑父說剛買了車票,要半夜才能到青島。所以,我們想通過列車,把孩子直接送回徐州。”劉曉蕓說。隨后,在火車站派出所工作人員的配合下,下午1點55分,陳桂被送上了從青島開往上海的高鐵。途經(jīng)徐州東站時,陳桂的姑父在站上接人。
下午6點,記者聯(lián)系到陳桂的姑父時,他顯得很激動,“接到孩子了,真是太謝謝青島的好人了,孩子要是走丟了就危險了。”
暑期出走孩子多 父母應細心看管
陳桂的姑父說,孩子今年12歲,從小父母離異,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又因小時候發(fā)高燒聲帶受損,造成語言障礙。孩子也很少有人管,加上調(diào)皮,他爸爸喝了點酒就揍他,所以就離家出走了。“一個月前,陳桂也出走過一次,也是因為挨揍了。”
記者從青島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到了暑假,離家出走的孩子要比平時增多。“往年一個暑假我們能接收十多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前兩天站上剛送走一個。”救助管理站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暑假孩子離家出走有不同的原因。但總的來說,城市的孩子有些是因為學習壓力大;而農(nóng)村的孩子,多為留守兒童,父母多在外地打工,導致孩子缺乏監(jiān)管。“有必要提醒父母,細心看管,給孩子安排好假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