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人員介紹,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在睡眠和記憶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這種物質的作用機制一直以來都是個謎。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通過基因操作,在果蠅腦內稱為扇形體的部位形成多巴胺受體。結果,多巴胺發(fā)揮作用后,果蠅的睡眠時間減少,也就是說,扇形體是果蠅的睡眠中樞;在另一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果蠅腦內已知與記憶有關的蘑菇體內制作相同受體,果蠅的睡眠卻沒有發(fā)生變化。這表明,果蠅的睡眠和記憶是分別由各自獨立的神經回路所控制。
此外,實驗結果還顯示,果蠅腦內的扇形體和蘑菇體會分別與其他神經細胞釋放的多巴胺發(fā)生反應。
領導這項研究的熊本大學副教授粂和彥說,這一新發(fā)現(xiàn)有助研究人員找到新途徑,向睡眠中的腦部輸入信息,未來將有可能實現(xiàn)在睡眠中學習。
作者:藍建中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