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三亞11月5日電 題:日韓學者三亞祭拜日軍侵瓊時期殺害朝鮮勞工的“千人坑”
記者 張茜翼
“這就是當年日軍殺害朝鮮勞工的"千人坑"!痹诤D先齺喪刑铼氭(zhèn)南丁三羅村,第22次到海南調(diào)查日本侵瓊史的日本海南島近代史研究會創(chuàng)始人佐藤正人穿過齊腰高的雜草,走到刻著中、韓兩國文字的三塊黑色“日寇時期受迫害朝鮮同胞死亡追慕碑”前,靜默兩分鐘。
烈日下,一同前來的日本海南島近現(xiàn)代史研究會的研究員、來自韓國的金靜美,日本大阪產(chǎn)業(yè)大學經(jīng)濟學部教授齊藤日出治也做出同樣舉動。這里是他們每次到海南調(diào)查日本侵瓊史的必到之處。
佐藤正人用DV機錄下石碑周圍的景象。他說,1942年,侵瓊?cè)哲娫诤D蠉u西部和南部修筑公路、鐵路、橋梁和機場,大肆掠奪海南的礦產(chǎn)資源。除強迫海南本地民工從事高強度苦役外,日軍還于1943年從朝鮮半島運來1000余名青年政治犯,以“朝鮮報國隊”命名,強制他們勞動。
“日本投降前夕,為掩蓋罪行,日軍將全島各地的朝鮮勞工集中到三羅村進行殺害! 佐藤說,在“千人坑”挖出的勞工遺骸上,還能看到尸骨手腕處戴著的鐵制手銬,頭骨上被釘入的粗鐵釘。
為紀念這段悲慘的歷史,當?shù)卣腿嗣駥⒋说孛麨椤俺r村”,一直沿用到1975年才改為“三羅村”。
佐藤正人告訴記者,1998年,在海南經(jīng)商的韓國人徐在弘在韓國偶然看到韓國電視臺播放的影片《長埋在海南島的朝鮮魂》,述說在三亞田獨朝鮮村發(fā)掘出朝鮮勞工遺骸的事實,十分震驚。
“這位韓籍商人返回海南后,專程去查找到了累累白骨的朝鮮勞工殉難遺址"千人坑"。并在殉難遺址處立起"日寇時期受迫害朝鮮同胞死亡追慕碑",供來華的朝鮮人憑吊!
佐藤說,2000年1月起,他同徐在弘先生,以及從韓國邀請的人骨專家和韓國記者,對“千人坑”尸骨進行部分挖掘和考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挖出了109具遺骸。后來由于一些原因停止了挖掘。
走進石碑不遠處的石屋,房門上方掛著一塊木匾,上書“迎樂齋”。推開一扇虛掩的門,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上百個擺放在地上的白色瓷罐!斑@里面裝著的是104具遺骸燒成的骨灰。”佐藤說。
記者看到,骨灰罐旁的五口玻璃棺,棺前還擺放著已經(jīng)燒盡的香火。在另外兩個玻璃棺內(nèi),擺放著一些白骨和生銹的鐵制品。房間墻上,還掛著2001年5月29日三亞市荔枝溝鎮(zhèn)海羅與南丁小學前來憑吊的照片。
當年的朝鮮村里如今沒有一個朝鮮人了,老年村民尚能回憶起孩提時所見的慘劇。1935年出生的周學勤老人回憶說:“日軍用小手指般粗細的鐵絲線,把朝鮮勞工雙手反綁,或是圈住腰身,吊在酸豆樹上毒打,然后用汽油把奄奄一息的勞工燒死!
據(jù)長期研究海南近現(xiàn)代史的海南師范大學教授張興吉介紹,日軍驅(qū)使勞工進行高強度的勞動,譬如修建鐵路、機場、開鑿礦山、開鑿花崗巖山洞建造軍艇基地等。海南各地政府為紀念大批量死亡的勞工,在田獨、石碌、八所等地修建了千人坑、萬人坑紀念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