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撐起一個家”
——記兗礦集團興隆莊礦擴修隊職工房瑞亭
如今他有一個溫馨的六口之家,老母親身體硬朗,身患殘疾的聾啞大哥能照顧自己,有精神病的妻子臉上更加紅潤了,27歲的兒子已經成為北海艦隊的一名上尉軍官,24歲的女兒即將大學畢業(yè),一家人其樂融融。定格這溫馨的畫面,誰能想像這是一個七尺男兒用堅強的肩膀,28年如一日為家人撐起的一片生命的港灣,用愛撐起的一個家……
他就是兗礦集團興隆莊礦擴修隊職工房瑞亭。
家庭至上
房瑞亭家在鄒城兗州市石墻鎮(zhèn)羊緒前村,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他是老二,有一個大他5歲、先天聾啞的哥哥,父母親身體都不是很好,生活困難。從小他就是家里的“頂梁柱”,臟活、累活都是他來干,大事小事都是他跑前跑后,想方設法去解決。那時候,村里窮,吃水都困難,由于村里沒有自來水管,必須要兩天一次去5公里外的山上拉水,房瑞亭在興隆莊礦下班上井后,不管多晚,都是騎著自行車往家趕,第二天天不亮他就拖著拉水車,風雨無阻地去帶水,然后再回礦上班。父母看了心疼,曾經想讓他大哥去拉水,可房瑞亭說:“大哥聽不見,路上要是有車,他也不知道躲,人家不知道他的情況,萬一出點事我會后悔一輩子的。”就這樣,從1990年3月他入礦開始,到2010年村里給每家每戶接上自來水為止,他堅持兩天一次準時給家里拉水,一天來回就是10公里,20多年來,他一共走了36000多公里的路,相當于拖著拉水車來回去了30多次北京城。
哥哥至敬
先天聾啞的哥哥一直是房瑞亭最放不下的人,他想哥哥身患殘疾、從未成家、無兒無女,已經很不幸了,但是只要有我在,我就要尊敬哥哥,我就會讓哥哥過得幸?鞓贰K沁@么想的,更是這么做的。特別是1998年父親因病去世后,照顧母親和哥哥,都成了他一個人的事。每次房瑞亭開了工資都是先給母親、哥哥買點他愛吃的點心,買些家里的生活必需品,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他們買件新衣服,家里的親戚誰有難處,要錢要物,他從不吝嗇,主動幫忙,可是他從來都舍不得給自己添置件新衣服,冬天一身、夏天一身,頭天洗洗涮涮,第二天再穿上。
1996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還在井下7304工作面打切眼的房瑞亭,被隊里的值班領導喊上了井,說是家里有急事,需要他立刻回家。已經在井下工作了近八小時的他,匆匆忙忙洗了洗就往家跑,到家才知道是哥哥病了。當他看到哥哥用手使勁地按著肚子,因疼痛而扭曲的臉上流著汗水時,他連忙背起哥哥,把他送到了鄒縣人民醫(yī)院,經診斷得了急性挽腸炎,就是說哥哥的腸子打了個結。醫(yī)生說為了盡量不做手術,讓家屬扶著他多走一走,動一動,看腸子上的這個結能不能自動滑落解開。于是房瑞亭就扶著哥哥在醫(yī)院的走廊里來回地走動、慢慢地上下樓梯,他甚至找別人借了一輛“地排車”,希望能通過車子的顛簸讓打結的腸子自動解開,從夜里11點一直到早上6點,他連口水都沒喝,但事與愿違,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于是哥哥在早上8點做了手術。手術后,房瑞亭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盡心盡責地伺候哥哥,每頓飯都盛好端到哥哥手中,為哥哥按摩治療成了他每天的修課。
這么多年來,他和哥哥幾乎沒有一點摩擦,兄弟倆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十分默契。同村里的相鄰們都說:“別看老房家的老大是個殘疾人,可比老二年輕多了,有個好兄弟,有福。”
妻兒至親
房瑞亭1986年經親戚介紹,和同鄉(xiāng)的民辦教師王振環(huán)相識、結婚;楹,夫妻二人相親相愛,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兒女。可是自2002年三四月份開始,妻子經常出現(xiàn)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消極悲觀,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的現(xiàn)象,經濟寧兗州市人民醫(yī)院檢查為精神抑郁癥。房瑞亭難過之余,更多的是悉心照顧妻子,不讓妻子受累、生氣,經常和妻子交流溝通,給她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減輕心理的負擔和壓力。抽空帶妻子去附件的景點旅游,鼓勵她與人相處,保持身心健康。有時候妻子的病厲害了的時候,對房瑞亭是又打又咬,他都是逆來順受,安撫妻子。11年了,妻子的病不但沒有加重,而且還能照顧老人,撫養(yǎng)孩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