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蔡文清) “從儀器的數值顯示來看,這幢樓的防雷設施符合國家請求。”今天上午,海淀區(qū)某單位辦公樓10層樓樓頂,幾名身著“北京防雷”工作服的人員正在對該樓進行防雷安全檢測。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辦公樓的樓頂四周鋪設有一圈由鍍鋅鋼筋做成的避雷帶,工作人員將紅、黃兩種色彩的線圈分辨固定在避雷帶上,線圈的另一端同時連接到等電位測試儀上,通過屏幕上的數值即可斷定這幢樓的等電位狀態(tài),而另一組工作人員則進行接地電阻測試,并記錄現場防雷設施工作狀態(tài)。據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張磊科長介紹,現中心直屬16個檢測小組,從4月1日至6月15日,每個小組平均檢測500多幢樓,檢測點數超過8000個,從目前防雷檢測成果來看,全市樓體直擊雷檢測合格率已達到90%以上,而信息系統的感應雷檢測合格率不到一半,防雷形勢相當嚴格。
據景象部門統計,北京地區(qū)全年雷暴日總數在32天到48天左右,其中有28天都產生在6月到8月這三個月內,因此夏季是北京雷暴災害高發(fā)期,每年北京都會產生因雷暴災害造成的居民人身傷亡或財產喪失事件。據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不完整統計,今年5月4日到6月30日,北京已共產生12起雷電災害,造成1人逝世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