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奧體中心夜景
原標題:濟南奧體中心堅持破解運營難題
人民網濟南11月5日電 (張巖)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在山東圓滿閉幕,各類場館的節(jié)后生存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2009年,同樣在山東舉行的第十一屆全運會主場館濟南奧體中心現(xiàn)況如何呢,記者帶著疑問來到該館,了解"后"時代場館的生存狀況。
"魯能,加油!進一個!".10月6日的濟南奧體中心人山人海,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的場館內外到處是橙色的"海洋",5萬余球迷們身著橙色魯能隊服,為山東球隊加油鼓勁的吶喊響徹方圓數里。正所謂"筑巢引得鳳凰來",濟南奧體中心以其龐大的容載率和周圍空間的多元,吸引了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的進駐。濟南奧體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賽事的進駐與中心一流的場館設施和良好的賽事保障是分不開的;這是一種雙贏,一方面是場館運營方式走對了路,另一方面確保了濟南球市如火如荼的態(tài)勢。
據了解,濟南奧體中心自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后,至2012年,三年時間,該館實現(xiàn)創(chuàng)收1.19億元,上繳稅費945萬元,這在國內的場館"后"利用時代是不多見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以后中央提出了"后奧運、奧運后"概念,旨在推行體育場館在運動會后的再利用,但據有關媒體調查顯示,中國體育場館總資產大概在2萬億左右,其中95%都在虧損,大部分體育場館都是靠政府財政補貼來維持運營,能實現(xiàn)盈利的是鳳毛麟角。
"每天下午和相熟的伙伴們約好,都要到這里來打一場比賽。"濟南奧體中心籃球訓練場,在高新區(qū)軟件園工作的王晨告訴記者,這里是開放式的,完全免費,而且硬件設施很棒,身高186公分的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個跳起扣籃的動作。
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場館戶外18片籃球場,2片足球訓練場,4片健身路徑,全年免費對外開放。"奧體中心的發(fā)展始終堅持著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發(fā)展成果由群眾共享的理念。奧體中心在新時期要有新發(fā)展、新跨越,就必須堅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好'公益性',把'體育惠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目前,濟南奧體中心先后開設了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籠式足球、斯諾克臺球、游泳、高爾夫練習、器械健身等十余個健身項目,開辦了各類培訓班和青少年夏令營。中心要求工作人員服務統(tǒng)一,規(guī)范教練員運動培訓指導,建立標準化服務體系,同時做好硬件設施維護保養(yǎng)。
在場館四周的附屬建筑物,餐廳、禮品店、體育用品專賣店、大排檔等商鋪比比皆是。一家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奧體中心空間大,方便停車,所以來吃飯的客人很多,而且奧體中心工作人員服務好,一旦發(fā)生停電停水或其它事情,一個電話他們馬上就趕過來處理,在這營商的軟硬環(huán)境讓我們這些租戶很滿意。
"中心場館運行自始至終貫穿服務。建設奧體中心是濟南城市東拓的需要,奧體的建設發(fā)展十分有利于東部區(qū)域的整體提升。如果沒有奧體中心,東部房地產包括企事業(yè)單位增長不會那么迅速。濟南奧體中心為中心城區(qū)與東部新區(qū)的良性銜接,起到了良好的拉動作用。"奧體中心負責人指出。"東部發(fā)展靠高新區(qū)帶動,但奧體中心不僅僅是為了服務保障第十一屆全運會,更多是一個有機銜接,是橋梁是紐帶,是濟南的地標性建筑,它對周邊建設及經濟發(fā)展起到了輻射作用,有機地拓展了城市功能。"
在采訪近結束時,該館負責人告訴記者,濟南奧體中心追求社會效益,然后是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為社會效益服務,這個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社會效應好了,經濟效益就自然來了,形成以館養(yǎng)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