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小學生熱衷當干部混臉熟 落選后家長投訴
“這里面一定有黑幕! ”班干部競選本是學生學校生活中的普通一環(huán),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最公平的民主選舉變?yōu)榧议L質疑的對象,班干部成了燙手的山芋,逼得學校選也不是,不選也不是。近日,一則投訴又將班干部競選推向風口浪尖。專家認為,學生、家長有維權意識是教育的進步,但維權之前要弄清楚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權利。
學生落選家長告學校
“每學期班干部競選都是學校的一道坎。這不,今年學校被家長告了。 ”我市一所中學校長向記者吐苦水。一位家長因為不滿意學生在民主投票中落選,一怒之下向教育主管部門指責學校班干部競選有黑幕。 “學校千方百計保證公平,但難免有落選的學生。落選后,孩子不從自身找差距,家長也火上澆油,質疑學校,校長真是難做。 ”
記者了解到,在我市小學、中學里,有“官癮”的學生真不少。 “現(xiàn)在的孩子都喜歡當‘官’。 ”青島市洮南路小學大隊輔導員王璐瑤告訴記者,每次大隊、中隊干部競選,報名的學生都很多。 “現(xiàn)在班干部直接由老師任命的情況已不常見,大多采取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公開唱票,誰的票多誰當選,一點也不含糊。”對此,大部分學生和家長表示贊同。青島三十九中初一男生楊同學說:“班干部都是我們自己選的,只要得票高,老師投一萬張反對票都沒用。 ”可就是這樣,仍然阻止不了家長的投訴。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沒當選,選舉就不公平。
落選應從自身找原因
選舉后不滿,選舉前家長也不“安寧”。新學期,家住臺東的徐先生就成了兒子的“打工仔”。每天下班后,他不是幫孩子修改競選班干部的演講稿,就是四處奔波為孩子設計印制競選海報,“兒子報名競選班干部我挺意外。平時他話不多,容易害羞,這次正好趁機鍛煉鍛煉,我全力支持他。 ”而在我市一所小學的大隊輔導員辦公室里,無論課間還是放學,總是圍滿了學生。他們有的是來匯報工作,有的是來幫點小忙,有的甚至只是來打個招呼。原來,大隊部要換屆了,大隊輔導員的投票至關重要,所以孩子們都想在此之前混個臉熟,留個好印象。“學生熱衷當干部是好現(xiàn)象,老師和家長應該鼓勵他們,引導他們用實力說話。 ”王璐瑤介紹說,當選班干部,除了學習好,工作好,人緣也要好,而對于落選的學生來說,家長要做的是好好利用這次挫折教育的機會,幫孩子分析原因,從而更好成長。而不應該用投訴的方式,為孩子“出頭”,也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推脫責任的習慣。
延伸閱讀:莫戴“有色眼鏡”看待小學班干部 要因材施教武漢一小學42名學生班級有50個班干部 設關長門長10歲女孩沒有競選上班干部責怪媽媽教師節(jié)沒送卡曝南昌一小學交錢補課可優(yōu)先當班干部 校長否認杭州一小學舉行班干部選舉 家長把孩子推上臺廣州大學考研班45人中38人上線 班上不設班干部佛山一老師命令班干部“杖責”未完成作業(yè)學童6歲男孩未完成作業(yè) 老師指使班干部打屁股致淤青浙大現(xiàn)“最牛寢室” 四生同是班干部同過司法考試廣西一小學班干部九成是女孩 市民贊同錯齡入學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