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編如下: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房產稅”的內容共15個字: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盡管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沒有出現在這份重大和綱領性的文件中,但各界矚目的房產稅開征可謂已一錘定音。
但與通常被提及的“房產稅”提法不同,《決定》多一個字成“房地產稅”。相較于財產稅性質的房產稅,房地產稅能指的是一系列稅種,包括土地使用稅和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契稅、個稅。著眼于保有環(huán)節(jié)的房產稅固然是系列稅種的重要構成部分,土地、市場乃至地方財政的引入無疑也極大拓展了這一改革課題的內涵。
首先仍關注房產稅。自房產稅改革破題以來,圍繞這一稅種的討論和爭議一直不絕于耳。開征房產稅的初衷是透過干預交易市場抑制房價的畸形過快上漲,卻會觸動普通百姓。中國大陸住房市場存在利益板結,魯莽的動作會不會制造出一處“斷裂帶”?
從形勢局面看,房產稅、房地產稅已非單項技術政策所能應付,已屬于公共決策,需要頂層設計。從操作層面看,決定房產稅效能的關鍵在于征收范圍和稅率,務須協調社會各方關系,需要進入立法范疇。鑒于此兩點,《決定》寥寥數筆將關鍵詞鎖定在“改革”與“立法”上。由此可見,行政式樓市調控尤其是價格限制在中國勢必要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將是以土地改革、城鄉(xiāng)一體化、完善稅法為主要內容的全盤機制。
土地改革是這一新階段的核心。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土地才是房產的根,土地財政綁架經濟才是房地產種種吊詭狀況的癥結。在中國,土地問題既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政治問題,非住建部、財政部、國土部、發(fā)改委哪個機構能夠單獨乃至聯席所能撬動,必須由中央破局!稕Q定》對此專有表述,強調“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和“城鄉(xiāng)統一市場”、“健全產權制度”等,為土地改革、財稅改革騰出巨大空間,也在為房產稅改革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指明方向。
回到具體措施上來。在11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不動產信息公開先行上路,顯示出中央對各級行政機構“條條塊塊”既得利益開刀的決心,也是對隱匿房叔房姐們的殺招。提綱挈領的《決定》背后,細化落地頗可期待。房產稅試點尚未解決征管成本過高和公平信任的困境問題;房地產稅系的立法須等待地權改革才能順理成章;優(yōu)化城市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資源配置以營造一個適當的政策環(huán)境仍任重道遠—這也正是《決定》15字中“適時”一詞的涵義。
通覽《決定》兩萬言,再看這15字中,不難感覺執(zhí)政者“立法先行、改革治本”的心志。立法先行,是腳踏實地保護公民權利,實現公平公正的現代治理;改革治本,是革除積年流弊之勇,厘清利害糾葛之智。房地產業(yè)對中國經濟支撐自不待言,居者有其屋更與億萬百姓休戚與共,健全現代財政制度也是安邦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份改革的結果會怎樣改寫中國的未來,全球華人將拭目以待。 http://news.sohu.com/20131122/n390617854.shtmlnews.sohu.comfalse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hb/2013/11-22/5535432.shtmlreport1440中新網11月22日電法國歐洲時報22日發(fā)表評論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房產稅”的內容共15個字,寥寥數筆將關鍵詞鎖定在“改革”與“立法”上。由此可見 (責任編輯:UN626) 原標題:歐洲時報:中國對房產稅立法志不止于“房”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