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稱,美國與伊朗日前初步達成核協(xié)議,以及明年一月份將舉行結束敘利亞內戰(zhàn)的會議。這兩次談判都是奧巴馬長期以來一直爭取的,但是能否成功卻打不上包票—事實上,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這兩項進展同時發(fā)生,卻生動地說明了一點,即外交這一妥協(xié)的藝術,雖然莊重古老卻常常達不到滿意效果,重新成為了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
這更反映出美國不僅是在中東地區(qū),而是在更大的范圍內縮小武力使用的規(guī)模;同時開始愿意跟外國政府接觸,接受他們的現狀,而不是急于推動那些能夠更好地代表美國價值觀的領袖上臺。在伊朗甚至敘利亞推動“政權更迭”已經過時了;跟這些之前的敵手達成協(xié)議成了新的主旋律。
對于奧巴馬來說,轉向外交努力實現了他在2008年許下的競選承諾,即他將向美國的敵人伸出手,沒有附加條件地與任何外國元首對話。但是這也將他置于巨大的政治風險之下,國會和中東盟友針對美伊協(xié)議的抗議就是例證。
當然,外交手段將會漫長而混亂,且常常無法獲得確定的結果。對于總統(tǒng)來說,讓美國人民在多邊談判上保持團結,肯定要比讓民眾團結在一次導彈打擊行動之后要難得多,不過美國人對于戰(zhàn)爭的深深倦怠讓奧巴馬堅信,談判和解好于單邊行動。
雖然奧巴馬如此強調外交手段,分析師還是指出說,美國常常會等別人來采取主動。在伊朗的例子中,那就是魯哈尼當選總統(tǒng),其在尋求緩解懲罰性制裁方面獲得了廣泛支持。
在敘利亞的例子里,奧巴馬一開始威脅要進行軍事襲擊,后來白宮卻采納了俄羅斯提出的建議,即巴沙爾·阿薩德總統(tǒng)交出并銷毀其化學武器庫,而不再繼續(xù)之前的威脅。
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院長納斯爾說,“對于奧巴馬政府來說,達成這份化學武器協(xié)議之后,對伊外交顯得更富吸引力,也更可能成功!钡撬說,“對于敘利亞也好,伊朗也好,還看不到什么更大的計劃!
奧巴馬一直呼吁阿薩德放棄權力。但是奧巴馬的對敘外交卻沒有為此做出太大努力,而下個月在日內瓦的會談更可能顯示,阿薩德非但不會去職,反而會鞏固地位。
伊朗的情況也差不多,奧巴馬政府執(zhí)著地認為,他們正在就某個特定的安全威脅,進行類似于武器控制協(xié)議之類的談判。與其就更大的問題展開對話—這樣有可能將其變成美國在敘利亞或者阿富汗等地區(qū)問題上的伙伴,甚至推動其政治體制的開放—則似乎全無可能。
不過與解決伊朗核威脅相比,對于奧巴馬來說,其他這些都不重要。解決了伊朗核威脅,他就能減少美國在中東的牽絆,能夠將注意力放到亞洲,其外交政策的另一個重點。
里德爾是美國前政府官員,現在是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的高級研究員,他說,“奧巴馬當選時承諾,要負責任地結束兩場戰(zhàn)爭。他現在也可以說,他剛避免了第三場戰(zhàn)爭!
在確認這一點之前,奧巴馬還必須達成最終協(xié)議,而這將是一個極其艱難的任務。這一次,奧巴馬政府必須與其盟友討價還價,同時直面來自以色列和國會議員的質疑聲浪。
伯恩斯是布什政府時期的副國務卿,負責協(xié)調對伊政策。他說,“伊朗和談是一個四環(huán)馬戲臺,這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復雜、最艱難的外交案例之一!
伯恩斯現在在哈佛大學執(zhí)教,并于此創(chuàng)立了未來外交項目(Future of Diplomacy Project)。他說,“我們將會通過各種方式,與非常難纏又缺乏信任的國家打交道。民眾已經厭倦了,他們希望我們不通過打仗就能夠解決問題!http://news.sohu.com/20131127/n390865377.shtmlnews.sohu.comfalse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3/11-27/5550916.shtmlreport1723中新網11月27日電美國媒體26日發(fā)表評論稱,在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上,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放棄了以前過于依賴武力的政策,重新使外交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評論稱,美國與 (責任編輯:UN011) 原標題:美媒:奧巴馬轉向“以撫代剿” 減少在中東牽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