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報道援引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消息稱,新方針刪除了三原則明確規(guī)定的禁止向“國際爭端當事國”出口武器的條款。該消息人士指出,“"國際爭端當事國"定義模糊”,美國以及與美國關系深厚的以色列等都有可能被劃為“國際爭端當事國”。
新方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在確認會對維護國際和平安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禁止出口;第二,限定允許出口的條件并嚴格審查;第三,武器出口限定于確保對目的外使用和向第三國轉移實施了嚴格管理的場合。
報道稱,新方針規(guī)定的武器禁運對象將限定為三原則中“聯合國決議禁止出口武器的國家”,以及違反《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等國際公約的國家。至今一直被禁止的面向國際機構的武器出口將有可能實現。
另據報道,對于需要進行政治判斷的事項,則由日本首相和內閣成員組成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討論是否可以出口。新方針保留了出口對象國將武器轉移至第三國時需事先獲得日方同意的機制,但同時規(guī)定日企在轉移外國授權生產的產品時無需事先獲得同意。
新方針被定位為武器出口管理原則,日本政府將與執(zhí)政黨展開磋商,希望在3月的內閣會議上獲得通過。但該報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日本民眾認為對放寬武器禁運應謹慎從事。日本政府此舉必將引發(fā)種種議論。此外,公明黨內部憂慮重重,能否設定防止武器出口無限擴大的具體措施成為關注焦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