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在校大學生看來,選修課食之無味、棄之又湊不夠學分。再加上大課教學及開卷考試等授課、考核方式的使用,“混學分”成了上選修課唯一的目的。
日前,曲阜師范大學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首先盯上了這個“雞肋”,每個專業(yè)都開設了數(shù)門與就業(yè)緊密相關的選修課。開年后,“新課”剛掛上網(wǎng)就受到學生們的青睞。那么,這種向求職教育傾斜的選修課能否真正打動學生的心并促進就業(yè)呢?
課程設置更吸引人
“我認為,選修課的‘上座率’和老師的‘帥度’是成正比的,這里的‘帥’一指長相,二指講課的迷人程度!3月19日,記者在曲阜師范大學校園中隨機采訪,一位女同學笑稱,要是老師們都像《來自星星的你》里的都教授一樣帥就好了。
選修課上不上全看老師帥不帥,看似一句玩笑話,卻透露出大學生的種種不滿。不實用、不生動、不開放,使選修課飽受學生們詬病。
“有的老師把本該活躍的選修課上成了死板的必修課,悶頭念書、讀PPT;也有的學生選課動機不純,專挑交論文而不考試、上課而不點名的課選,擾亂課堂秩序!痹2011級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研究生韓光耀看來,課程設置、授課方式、考試方式等多方面的問題,共同導致了選修課“老師不疼、學生不愛”的尷尬狀況。
在前些年的文學院選修課表上,“《紅樓夢》選讀”、“《三國演義》解析”等名著研讀課程還是?,后因選課的人少逐漸被學生市場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上的“編輯與采訪”、“秘書學”、“廣告學”、“辦公室工作”等等,就業(yè)指導屬性的加入讓很多學生重拾起了對選修課的重視。
提供更豐富、更具實踐性的課程,讓學生的選擇空間更大,正是曲師大選修課改革邁出的第一步。
“既然沒有那么多能靠‘刷臉’吸引學生的老師,我們就把選修課的功能向解決就業(yè)難題方面作傾斜!鼻鷰煷蠼虅仗幐碧庨L闞景忠表示,學校要求每個專業(yè)至少開發(fā)5門新選修課,課時可以控制成10學時或18學時的小課程,開課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緊密結合用人單位需求。如今,實用型選修課占比在各院系均有了量和質(zhì)的大幅提升。
“一堂課”連起校園和社會
同樣的白大褂、同樣的出入門牌、同樣拿著瓶瓶罐罐地搞實驗、作記錄,在曲阜弘利化工有限公司的實驗室,曲師大2011級材料化學專業(yè)在校生李偉強只有身份和普通化驗員不同。而之所以能獲得這樣的一線實習機會,與學校開設的新實驗選修課有很大關系。
“在絕大多數(shù)高校,化學專業(yè)的本科生幾乎沒有接觸大型實驗儀器的機會,而常規(guī)性的實驗課又滿足不了學生到企業(yè)一線實習的要求,所以,我們將大型儀器實驗分解成若干小的實驗,供學生選擇。”曲師大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丁養(yǎng)軍稱,這種“大型儀器本科生化”的嘗試在全國都不多見。
提到這種創(chuàng)新舉措的成效,丁養(yǎng)軍舉例說,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是一種科研機構和企業(yè)實驗室都會用到的大型儀器,為幫助學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學院圍繞它開設了“藥物分子量測定”、“常規(guī)化合物分子量測定”等三門選修實驗課。想進藥物分析相關企業(yè)工作的可以選擇前者;想要繼續(xù)深造、從事科研工作的可以選擇后者,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定位按需選課,學院教學也在側重就業(yè)的同時,兼顧了科研培養(yǎng)。
學生掌握了參與社會實踐的基本技能,還需學校利用各方資源搭建交互平臺。如今,濟寧市多家媒體都掛上了曲師大實習基地的牌子,每年定期接收學生實習,而實習生中多數(shù)來自學校開設的相關選修課。
“我們現(xiàn)在是依托課程建實習基地,盡可能多地把課堂搬入社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技能、發(fā)展技能。”闞景忠說。截至目前,學校掛牌教育實習基地有102處、教學實習基地有129處,每年可供2000多名學生實習,“一堂課”就把校園和社會聯(lián)系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