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坡
出版書籍
出版書籍
書業(yè)歷練22年,成就一位“山東畫報出版社蘇海坡工作室”負責人,這就是蘇海坡的經(jīng)典履歷。眼下,這位資深出版人正在全力打造“山東畫報出版社蘇海坡工作室”。帶著對人對書的新奇和憧憬,記者拜會了蘇海坡先生!∮浾邚堧p“一社兩制”新探索
2013年8月,山東畫報出版社蘇海坡工作室成立,其運作機制是蘇海坡個人投資,編輯、印制、營銷一條龍。這樣的運作機制,突破了一般工作室國家投資、社里印刷和發(fā)行的做法,實現(xiàn)了編輯個人投資、印刷、營銷的新突破,頗有“一國兩制”的探索、改革精神,在國內(nèi)出版界尚屬首例。
毛遂自薦,主動請纓,蘇海坡敢于承接這樣的重任,仰仗的是什么?1992年,蘇海坡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文藝理論專業(yè),在政協(xié)山東省委辦公廳《聯(lián)合周報》工作一年,適逢山東畫報出版社成立,當即應聘來到心儀的圖書出版機構。22年來,蘇海坡做過營銷部業(yè)務員、營銷部主任,走過全國市場,率先組織過山東特價圖書訂貨會; 做過編輯、編輯部主任?梢哉f,出版的全部流程,從策劃、組稿、印刷、營銷甚至裝幀設計,蘇海坡都有成功的案例與實踐成果。這樣一個復合型的人,才敢于成立這樣的工作室。
談到個人工作室的優(yōu)勢,蘇海坡說:“這樣的機制,突破了出版社編輯部的界限,實際成了獨立完成全部出版流程的文化公司。跟一般文化公司相比,它有社里的書號支撐,選題立項、書稿審校比一般文化公司更便于管理。可以說,它是出版社裂變誕生的小出版社。照此模式,每個編輯成立一個工作室,運作成功的話,一家出版社很容易成為一個出版集團。”
眼光敏銳的策劃人
近年來,隨著電子媒體的興起,紙媒唱衰之聲不絕于耳。一提出書,大家都怕賠錢,對此,蘇海坡有完全不同的見解。“只要圖書內(nèi)容質(zhì)量有保證,在中國,貴院教授的學術著作,都應該發(fā)行5000冊以上。這需你們從事出版工作后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并實踐。”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編輯出版專業(yè)的“圖書營銷學”課堂上,蘇海坡教授這樣講,不僅是對學生的鼓勵,是有著成功案例做支撐的。前兩年,蘇海坡發(fā)現(xiàn)山東師范大學李宗偉教授的講稿,慧眼識珠,為之策劃、編輯、排版、推廣—《悟?qū)?mdash;中國書法極品105講》終于3次印刷,印數(shù)達到11000冊,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反響。如此做法,著實令李宗偉教授喜出望外:作者不單無需合作出版,而且獲得稿酬,還牽來廣州國學堂的邀請,同梅葆玖先生講授京劇藝術同臺講授書法藝術。這樣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著《極品的故事—中國書畫印藝術史話》起死回生的案例做底氣,因此復旦大學蔣凡先生的《近現(xiàn)代國學大師治學方法比較研究》他也敢做。以書為媒,架起文化交流的平臺,蘇海坡對此十分欣慰。他說:“說書難賣,其實是沒有找到讀者,F(xiàn)在有了網(wǎng)購還好一些,以前賣書,都是擺在書店的貨架上,三個月賣不出去就下架,然后堆在倉庫里。讀者真想購買的時候,無法買到。”
蘇海坡先生有著多年的發(fā)行經(jīng)驗,他說,“山東畫報出版社蘇海坡工作室”出版的圖書,他會親自設計營銷方案,宣傳推廣,就像一個媒人,為圖書找到白馬王子,為讀者找到夢中情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