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勞動美】王慶梅:盡心做好良心產品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
齊魯網(wǎng)濟南5月10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菏澤一位女車間主任,她叫王慶梅,28年來她堅持創(chuàng)新,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只為生產出合格良心產品。
三利輪胎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慶梅:“原來說的是里面硫化不嚴,現(xiàn)在是這個部位,這種硫化不嚴的,原來這種問題都已經解決了,為啥又出現(xiàn)了,是不是內壓有波動造成的。”
在輪胎車間干了快三十年,王慶梅遇到的生產難題不知道有多少?蛇@次碰到的事兒,請來的專家也拿不出辦法來。王慶梅打算在車間里組織一個攻關小組。
三利輪胎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慶梅:“跟地面接觸的時候,容易產生漏氣,這個胎逐漸逐漸就沒有氣了,慢撒氣。給顧客造成最大的隱患。”
從1986年進廠,先做學徒、后干統(tǒng)計、代班長,一直到現(xiàn)在的硫化車間主任,王慶梅靠的就是肯鉆研。她說,搞技術攻關不僅需要耐性,有時候也得冒風險。那一次,車間里的輪胎一直缺膠,都快停產了。因為懷疑技術部門給的內壓參數(shù)有問題,她就和工人們一起,嘗試一點一點調高內壓。
三利輪胎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慶梅:“但是我心里也有一定的嘀咕,如果說我把這個設備損壞了,一我要賠償這個設備,二我要考慮我的人員在旁邊會不會出現(xiàn)人身安全事故。我也非常擔心。”
這次調壓,王慶梅用了27天,終于用準確的壓力數(shù)字,生產出了合格的輪胎。完成這種有風險的創(chuàng)新,張慶梅說,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責任心。這幾年,王慶梅和她的攻關小組還參加了菏澤市的自主創(chuàng)新重大專項項目建設,現(xiàn)在已經拿到的國家專利就有7項。
三利輪胎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慶梅 :“輪胎是良心產品。干這種產品不能昧著良心干,干出來一條輪胎,首先要做到對它負責。”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