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在由濟寧市港航局組織的座談會上,記者獲悉,借助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之利,2015年底,京杭大運河向北的最遠航點有望由濟寧延伸至泰安東平。
據濟寧市港航國內局黨委委員、總工高永剛介紹,浙江、江蘇、山東等經濟發(fā)達省份越來越重視運河航運。浙江寧波為滿足運輸需要,還新挖了一條運河。在對運河使用最重視的江蘇,每年公路和水運在整個運輸中所占比例達到35%-40%。去年底,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南水”已經注入泰安的東平湖。
行水河道被定名為京杭大運河,作為新辟運河,與元明清時期的老運河基本平行。經多方論證、協(xié)商,在這段全程79公里的新運河上,將增加航運功能,2015年底可實現(xiàn)通航。屆時,船舶從杭州沿京杭大運河北上,最遠點將不再是濟寧,而是東平。
濟寧任城至泰安東平通航之后,掌管調水的部門仍為南水北調辦公室,濟寧市港航局將負責從濟寧往北至東平約78公里河道的航運事務管理,另外約1公里的河道在東平湖上,由東平方面負責。
沿線計劃設立任城、嘉祥、汶上、梁山、東平五個港口。港口是具有盈利性質的,其橋梁、船閘等基建部分由國家投資,日常運營引入企業(yè)力量。對于濟寧至東平京杭大運河河道通航,有人擔心會對南水北調水質帶來污染。對此,濟寧市港航局有關負責人說,航運影響水質是一個管理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以往兩大污染源一是船工傾倒的生活垃圾和排泄物,二是機器運行造成的燃油污染。該負責人指出,這兩年,有關部門一直在著手處理運河河道的人為污染問題,比如在船上設置垃圾回收箱,船工交回垃圾要簽字,否則不發(fā)營運證;機器燃油也有回收設計,不會對水質造成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