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0日電 近期,伊拉克局勢持續(xù)動蕩,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境外媒體分析指出,當初美國以無中生有的罪名出兵伊拉克,以為可以扶植親美勢力就可取而代之,結果弄巧反拙,目前伊拉克當前的危機源于美錯誤的中東政策。
目前,伊拉克內的伊斯蘭勢力,主要分為執(zhí)政什葉派和人口較多的遜尼派。美國推倒了遜尼派的薩達姆后,希望兩派和平共存,管好國家,但是兩派缺乏信任。現(xiàn)在這個武裝組織,在宗教信念上屬于遜尼派,其摧枯拉朽之勢,威脅到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圣地。
美國發(fā)動伊戰(zhàn)屬無中生有、弄巧成拙
加拿大《星島日報》指出,當初美國以無中生有的罪名出兵伊拉克,推翻對其不友善的薩達姆政權,以為可以扶植親美勢力就可取而代之,結果弄巧反拙。美國摧毀了薩達姆的“專政機器”,反而令伊拉克陷入政治混沌狀態(tài),人民生活更苦,對美國印象更差,反美情緒加上管治乏力,恐怖主義得以乘亂而起,控制伊拉克不少地區(qū)。
香港《大公報》稱,實際上,從美軍進入伊拉克的第一天起就存在一個如何退出的問題,特別是在戰(zhàn)爭后期,無論是巨額的戰(zhàn)爭投入,還是國內民意,伊戰(zhàn)已成為美“負資產”。時至今日,伊戰(zhàn)真相早已大白于天下,美所謂的“理由”均被推翻,戰(zhàn)爭本身就是一場違反國際法、名不正言不順的莫須有行動,再加上美在其中強塞入諸多“維護世界霸權”的私貨,美發(fā)動伊戰(zhàn)的丑陋動機不言而喻。
文章還分析道,作為今天的當政者,伊拉克局勢極速惡化,奧巴馬難辭其咎。正如美國共和黨在攻訐中所指,奧巴馬的外交失誤導致目前的伊拉克危機。顯而易見,奧巴馬的“失誤”在于:其一在伊國內安全條件尚未成熟時貿然撤兵,過于草率;其二過于相信馬利基政府控制局勢的能力。
而《大公報》在20日另一篇文章中稱,伊拉克安全形勢突變,出人意料;但伊拉克當前的危機是美一手造成的,也只能靠美來收拾。
伊拉克局勢致中東緊張關系加劇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文章稱,伊拉克遜尼派激進分子在伊拉克作亂,導致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這兩個中東敵對回教國的關系緊張加劇。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表示準備動用武力來保護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圣地,而沙特則警告外國勢力不要干預伊拉克事務。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稱,伊朗和沙特向來互不信任,伊朗領袖是什葉派回教徒,沙特領袖屬于遜尼派人士。兩國的言辭激化,顯示它們最近嘗試改善關系的努力可能因伊拉克危機而宣告失敗。
《大公報》19日文章認為,伊拉克當前的危機源于美錯誤的中東政策,這其中有強權,更有投機,有反恐,更有霸權。政策不改,美即便重掌伊拉克,最終也會丟失。不僅會丟失伊拉克,而且會丟掉整個中東乃至世界。
相關閱讀